周雅 聂睿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北门小学 427000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化校园的规范化建设和合理化应用,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有助于课程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数字化校园,就其建设内容和应用内容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为后期数字化网络环境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战略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字化校园;校园建设;校园应用
引言:“数字化校园”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虚拟化的网络教育环境,即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确保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教育机构结合自身实况和特色,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于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数字化管理、教学、学习、交流)。从某方面来讲数字化校园是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教育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工作的顺利化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机构整体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优化教学资源、积聚教育合力以及全面化提升学校决策水平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建设和应用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现已迫在眉睫。
一、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基本概述
(一)数字校园环境建设剖析
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建设工作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信息数据交互平台,确保环境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从某方面来讲在扩展学校功能服务范围的同时也避免了“信息孤岛”问题的发生,最终为“教、学、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校园环境建设时,通常来讲本地网络运营商需在加强与教育机构领导者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秉承着“八性”原则将网络全面覆盖到校园的各个角落,由此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网上办公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和速度,并极大地降低了后期网络升级和扩充时资金的不必要损耗,由此推动了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三网融合”和“班班通”系统的不断完善,教育机构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可在远端云平台中完成,从某方面来讲在降低教育机构管理负担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学校的功能服务范围,后期只要学校接入足够大的网络宽带就可进行管理操作和科研教学工作,规避了管理“三力”不必要的损耗。
(二)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建设剖析
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管理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学校基础数据管理、无纸化办公、校园社团活动、资产管理、家校互动等,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简洁实用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化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提升校园管理质量的重要渠道。通常来讲校园管理平台涵盖校园的所有工作内容,只有在确保数据上下贯通一致性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确保教育机构的管理者拥有一定的管理资源,后期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数据进行针对性处理才能更进一步地推进数据的集中管理,既避免了重复管理问题的出现,也确保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二、小学数字校园应用工作的基本概述
(一)对相关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确保管理的规范化
在数字化校园应用过程中,为保证应用最大化发挥,对相关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调整,是目前确保数字化校园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战略基础。在进行制度规划和完善过程中,各项管理和奖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确保教育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而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深化,为进一步拓展信息中心功能,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要设立享受学校中层副职的信息中心主任,此外在教育网络建设工作结束后,为进一步保证资源的优质化更新,教育机构还需完善制作班班通设备使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教育工作者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
作为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和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执行者,教育工作者自身信息化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小学数字化校园应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要想从根本确保数字化校园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加强对教育工作者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力度,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也是目前教育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在进行教育培训时,为保证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教育工作者需在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通过采用集中授课、以赛代训、专家讲座、论坛研讨等形式亦或是组织教育工作者外出学习,以便于在切实有效提高教师自身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结语
言而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字化校园是教育机构未来发展的趋势,确保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全面扩展学校功能服务范围,与此同时还能显著地提高管理效益、规避“信息孤岛”问题的发生、推进数据的集中管理以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为此在具体化应用时,谨遵“整体规划、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十六字方针,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甲文,徐海华,张建东.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管理现代化[J].中文信息.2016,12(3).204-204.
[2]孙禄华,张开文,周颜玲.高校数字化校园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19).45-46.
[3]黄荣怀,徐海华,张文华.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1).36-40.
[4]骆小奎,刘元霞,陈静.教育服务中心视角下校园数字化建设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