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荣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初级中学校 409099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但从目前社会现状看来还有一段建设之路要走,本质原因是该理念还未落实到每个人的思想中,因此将其融入学生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渗透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社会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本文以“培养与实践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提出将该理念渗透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措施。
1.培育和实践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社会现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做到了大部分地区老幼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但仍有贫困地区处于生活困境,国家扶贫政策已经开展,但结果需要时间的酝酿。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的是美好社会的建设。从社会层面看公民有自由的意志,但发展受限、生存压力大,因为除宏观因素外更有不平等不公正因素存在,如工作上对女性的不平等看待、专科生教育和选择平台狭窄、学历歧视等等,以上正是导致发展不自由的部分原因。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个体层面看,工作中有享乐主义的上司和老油条式的员工,生活中有黑心商贩和碰瓷事件,其中存在个人因素作祟,但更反映出有规章制度不严、环节监督检测不力、惩罚力度不够的情况存在;公交地铁上的老、弱、病、残爱心专座专位也很少见到乘客刻意空下来给需要的人等等。以上情况都反映出基本道德规范未宣传、实践到位。
2.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渗透的措施
2.1措施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学要做好并不难,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初中时期的学生存在反叛心理,追求新奇有趣的事物,因此单一的灌输理念并不可取,应该是融入教材和知识点,产生共鸣后自然而然地理解。
2.2融入日常教学
2.2.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形成
在开始学习之前,应当让学生先理解理念形成的发展历程,明白从“新中国建立、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成”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践行战略任务”,其中蕴含了多少曲折才最终凝聚成这二十四字。
2.2.2结合教材案例思考
初中教材《道德与法治》包含了社会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该如何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符合培育、实践目的,因此可以结合该教材学习,通过案例引发思考。
例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课时学习。
案例1:候车室内一位女子抱着熟睡的孩子,邻座的男士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引发多位候车乘客不满,最终导致孩子惊醒后大哭。
案例2:列车准备发车时,两位乘客因为同伴未赶到就挡在车门前阻止列车出发,且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不以为然,导致发车延误。
问题:以上人员在行使自由的权利却依然应该受到处罚的原因是什么?
以上案例可以寻找社会上实际类似情况,利用视频形式体现。第二,将问题抛出后先让学生自行思考案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处相悖并发言,鼓励他们用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相似案例分析后回答。
2.2.3结合当前社会情况开展班会
当遇到学习课题存在社会普遍现象时就需要深入探讨分析,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际,明白其执行必要性,二是希望学生们引以为戒,明晰危害并严加防范。
例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是把双刃剑”课时学习。
当前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更多可能性,但祸福相依,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现象随之出现且影响巨大,成为上网的隐患。针对此现象,可以举行由学生主持开展的主题班会。
首堂课先以课本上案例“李某在网络上诽谤多人,散步国家机关不实谣言,造成恶劣的后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灵感,为主题班会做准备。
课后要求学生搜集网络安全案例素材,第二课时以“十五分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为题开启探讨,由各小组使用多媒体展示,要求简述清楚案例前因后果和性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应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讲述应着重产生原因、防范策略两点。
2.3融入实际教学行动
针对一些情况不利,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等原因导致群众所知甚少的事件,可以采取组织拍摄校园公益广告,或号召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加入志愿活动的方法。
例如,由于人类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少,许多动物无家可归;为了满足人类穿着欲望而夺取动物皮毛等等;或是更能反映社会情况的,比如帮助子女离家的孤寡老人等。
只有接触社会实事之后,才能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必要性,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呼吁者或实践者身份为社会、国家出一份力。
结束语:
若要构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描述的社会,需要满足前提条件:人人牢记这二十四字,因此就要将其与日常教学挂钩,让学生在该理念下成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联系思考、接触社会实事两种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渗透。
参考文献:
[1]马雪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4:1-3.
[2]@昔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EB/OL].百度文库,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