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利娟
[导读] 转化的前提是知情
        王利娟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南郡小学
        一、班级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理解尊重,在沟通中求转化
        转化的前提是知情。了解他们希望什么、向往什么,需要什么,教师就必须和学生在心理上架起联系的桥梁,实现情感上的交流。
        1.以沟通求信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真心诚意地求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便会直抒胸臆,教师才能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情。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就反复强调:把我看作你们的知心朋友,遇到什么困难、烦恼等,都可以向老师倾诉。为了避免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害怕去办公室找老师),我让他们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遇到的烦恼的事、对班级好的建议等等都如实写在周记本上,借此,我就可以知道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处理起问题来,就会得心应手。
        2.以沟通求理解。
        教师如何达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的效果呢?这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接触、理解。学生只有对教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误解,增进谅解,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规劝、批评。孩子终究是孩子,因为他们的年纪和心理的不稳定因素,使他们常会犯错误。因为他们的幼稚,才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与学生心碰心,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使之产生一种自尊心理,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虚心坦诚,在表率中求转化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虚心谨慎,真诚坦见,身先士卒去感化学生。
        1.教师也是人,也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应将不良情绪深埋心底,始终给学生以亲切之感,以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引导学生。
        2.教师不是完人,孰能无过?一方面要真诚坦率,不讳言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另一方面要敢于向学生道歉,因为教师虚心地向学生致歉并对失误予以纠正,这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反倒能体现教师的豁达大度,有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
        3.要正确对待困难。班级常规评价不高、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不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得法,而一味地埋怨、责怪学生,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失望心理。
        (三)关爱体贴,在呵护中求转化。
        教师在处理班务时,既要向学生讲明道理,更要多方面地施以精神激励,使他们体会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教育实践表明,对学生冷酷无情,是不可能使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的。特别是对有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只有充分施以爱心,用火热的心肠去温暖学生,与学生在心灵上搭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才能消除“冰点”。我班有一名叫王敏的小女孩,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她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家庭的不幸使她的性格十分内向。通过家访和多次真诚交流,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源流。没有笔,我替她买几支;没有作业本,就送她几本;我还掏钱替她订阅了两种杂志;下雨天,有同学送她回家……所有这些,让王敏同学深深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现在,她活泼开朗多了,也乐于同他人交往了。
        (四)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1.爱心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无论他出自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无论他是品学兼优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爱得公正,爱得信服。爱的力量是无穷。

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学生能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2.细心
        班主任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要管的事特别多且特别细。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细心。我坚持“六勤”——“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3.耐心
        转化后进生成了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班里的薛军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当我品读了“成功教育”法之后,我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好转了。其实,耐心就是不放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才是最终目的,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二、班级管理创新实践途径
        1.关爱为基础
         关爱学生是一切管理的基础。教师应该用平等的姿态来面对每一个学生,因为在学校中,班主任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当学生有问题而凭借自己的能力又没有办法得到解决时,就会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万万不可以因为学生的成绩或者其他因素就对学生区别对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父母的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因为教师的某些偏见,就让学生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这样对于小学生的内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也许因为学生某一点的不小心可能就会扭曲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的内心。
        2.培养杰出班干部
        班干部是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的重要帮手,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会大大的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并且会提高整个班级的管理质量。因为班干部不仅仅是学生中的一员,更是连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团体之间的桥梁。因此,从班干部竞选开始,班主任就要尽量维持公平公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为一个大家庭主人的感觉。另一方面,班干部的培养还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办事能力以及其它各项基本的素质,例如自觉性、自律性等。另外,并不是培养出一批班干部后,班主任就没有了工作。班主任需要定期的检查班干部的执行情况,查看他们的工作是否合理,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尽心纠正,万不可偏私,致使有失公允。在培养办干部时,尤其需要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班干部的选举是为了协助教师服务整个班级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
        3.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游戏之中极大的促进大家之间深厚的友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策划活动的内容,比如唱歌、朗诵、跳舞、讲故事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笼罩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就是在学生自主策划举办活动时,就会锻炼起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对于班主任而言,在丰富的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借机查看每一名学生的特点,以便于日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更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4.积极与家长沟通
        刚刚在上文中提到过,班干部是连接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同理,班主任就是连接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长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意见,另外就是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向家长反映。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没有家庭约束下的真实摸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