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黑龙江省青冈县德胜镇中心小学校 黑龙江 绥化 151621
一、教师基本信息

二、项目的主题
探究哪些正多边形可以密铺
三、项目背景
密铺,也成为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通过经历从认识密铺到设计密铺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加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四、课程标准及目标
1.课程标准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21世纪技能
创造性和革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交流与合作技能。
3.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密铺的含义,理解正多边形密铺的条件。
(2)通过探索正多边形的密铺,能运用两种或三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
(4)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合作交流意识。
(2)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归纳得到猜想,并加以验证。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平面图形的密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不怕挫折、勇于创新的精神。
(2)形成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氛围,养成诚实、负责、进取、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五、框架问题
结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设计框架问题。
1.核心问题
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驱动问题
(1)你能把现实生活中与图形有关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吗?
(2)你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归纳得到的猜想,并加以验证吗?
(3)正多边形密铺的条件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4)在活动中,你积累了哪些经验?获得了哪些体验?
3.内容问题
(1)密铺的含义和条件是什么?
(2)你能运用两种或三种正多边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吗?
(3)你能展示平面图形密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吗?
六、活动流程
1.七巧板拼图→→2.前期准备→→3.认识密铺和正多边形→→4.探究哪种正多边形可以密铺→→5.探索正多边形密铺的条件→→6.探究哪两种或三种正多边形可以密铺→→7.讨论与交流→→8.生活中的密铺→→9.师生评价→→10.总结反思
七、评价方案
1.评价时间线
.jpg)
3.评价工具(附件的形式列出)
(1)展示评价量规(附件1)
(2)合作评价量规(附件2)
(3)组内情况评价表(附件3)
(4)组间交流评价表(附件4)
(5)项目评价量规(附件5)
八、活动过程
(一)项目前期
在项目前期,教师通过上课,组织学生了解项目流程。教师重点讲解评价时间线和评价工具。学生准备数学日记本。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究,进行七巧板拼图,积累经验。
(二)项目中期
1.认识密铺和正多边形。
学生上网查找生活中的密铺图片,观察这些图片的共同点。
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密铺的定义:像这样,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
学生上网查找正多边形的定义及常见的正多边形。
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常见的正多边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合作评价量规,监控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并适时调整。
2.探究哪种正多边形可以密铺
教师提供学具:若干正多边形,表格。
学生自主探索,完成表格。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研究成果,通过验证发现,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其他正多边形不能密铺。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展示评价量规对小组成员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运用合作评价量规,监控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并适时调整。
2.探索正多边形密铺的条件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正多边形密铺的条件是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密铺的定义总结出密铺的两个条件。
①正多边形之间不留空隙;
②正多边形不重叠铺成一片。
那么正多边形密铺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观察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拼接的图片:
.jpg)
学生自主尝试,验证猜想。
小组交流,汇报研究成果。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展示评价量规对小组成员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运用合作评价量规,监控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并适时调整。
4.讨论与交流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
为什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能密铺呢?
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动手尝试正五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是否可以密铺。
学生查找足球图片,观察足球表面并阐述原因,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讲解足球表面的奇怪现象。
全班交流
与他人合作交流,你有哪些体会?
同学们交流后,完成组间交流评价表。
5.生活中的密铺
学生寻找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家长的帮助下拍照;同时上网搜索密铺的应用,收集图片,小组合作制作PPT演示文稿。
在全班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交流:
在本次活动中,你积累了哪些经验?
在活动中,教师运用展示评价量规对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学生运用合作评价量规,监控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三)项目后期
1.共同评价
教师根据个案记录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运用项目评价量规进行自评、小组评、组间评,评选出优秀个人或小组:小组贡献奖、活动小标兵、最佳发言人、最佳建议者、最佳组织奖。教师颁发奖状,并组织全班学习先进经验。
2.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收获,制作思维导图,在总结课上,学生展示自己的收获,教师运用展示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学生在整个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本次项目中,学生积极思考,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具有一定的团队互助精神、良好的沟通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