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陶行知教育理念,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芳莉
[导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基奠
        王芳莉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十中  646000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基奠,其认为教育需要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生活,脱离生活谈教育是空洞的,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对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行探索,获得对事物的准确感知,让学生能够明白事物的原理,并且遵循其规则,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初中教育
        
        前言: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顺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班级管理好,让学生遵守相关的规定,以此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能够帮助教师落实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与家长及时沟通,集合家长的力量进行班级管理
        生活决定教育,这个道理教师需要给家长沟通清楚,让家长明白教育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教育是空洞的,是不会有好的成效的。让家长支持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既然家长将孩子交给了学校就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相信教师所做的事情是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争取到家长的协助,让学生走进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良好行为的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力极强,且对于事物的好坏辨别不清。比如看到《古惑仔》等影视作品中的不良行为时,某些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是讲义气而且非常的帅气,从而对影片中的行为进行模仿,并且将其带到班级中,这样给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些学生会把敢与教师顶嘴作为自己很有本事的象征,因此不听取教师的管理意见,并作出不尊重教师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联系家长,让家长监控学生的娱乐内容,对于这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要进行抵制,避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良的习惯。家长还需要为学生做好榜样,避免当着学生的面做出不良行为。比如家暴等行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存在家暴等行为,这会让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暴力行为,很有可能在与同学发生争执时采取暴力措施,这不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因此教师需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以此减少教师的管理难度。
        二、立足于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凝聚力是一个团体中最终要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班级也必须具备这一条件,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此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更好运行。
        教师要顺应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轻理论、重实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比如,举办班级接力赛,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比赛,赢得比赛的小组有丰厚的奖励,这样学生会产生竞争意识,并且能够明确自身的团体责任,并且接力赛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去野炊,野炊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踊跃参加。野炊不仅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考验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了最快吃到饭菜,学生需要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一道菜的制作,然后小组内部还要进行分工,比如由甲同学负责洗菜、乙同学负责切菜、丙同学负责炒菜等等,这样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形成集体意识。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生活,从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三、立足于生活,让学生具备规则意识
        班级管理需要班级成员遵守秩序,以此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做任何事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并且形成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规则。比如,汽车行驶过程中不能够超速,一旦超速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行人过马路时也必须遵守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否则就可能出现交通意外。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此通过举例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到在出行方面要遵守规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校的校规向学生进行讲解,比如迟到、不穿校服不能够进校门等等,学生对学校生活非常熟悉,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到一个群体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除了校规之外还有班规,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道理,从而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规则意识,并且遵守班级规则,从而减轻教师班级管理的难度。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生活处处有规则,要想在社会生存下来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规则意识,做到守班规不违纪,推动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教师需要立足于生活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念。但是只靠学校一方的力量也难以将班级管理好,还需要结合全体力量,利用多方优势,加强对初中学生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成林岭.个性化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途径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8):121-122.
        [2]黄华林.依托“互联网+”创建新型初中班级管理模式[J].师道:教研,2020(3):33-34.
        [3]陈惠敏.人本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20(10):14-15.
        [4]李现风.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小组合作管理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1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