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和解决方案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孙玲艳 于黎黎
[导读] 中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很常见的一种情绪就是焦虑
        孙玲艳 于黎黎
        林甸四中
        
        内容摘要:中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很常见的一种情绪就是焦虑,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身心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很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考试心理。而老师们在应对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作为有关课题研究成果,对初中学生考试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存在现状,引起考试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和教师主动及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的个案实践,以及学生父母、其学校、社会在应对学生考试的焦虑情绪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考试焦虑;原因分析;心理疏导的个别案例;应对方法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学时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剧烈变化的时期。因而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孩子们成长的“转折时期”、教育的“困难时期”。
        学生在面临考试时经常带有的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情绪,为此,我们展开了“关于中学生考试紧张焦虑情绪的心理疏导”课题的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心理理论思考和心理疏导的案例研究,对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给予一定的有益的帮助。
一、中学生考试的焦虑情绪的现状与分析
(一)研究目的
        ,把考试焦虑的学生比例,和学生们的焦虑紧张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才会有价值,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走出考试焦虑。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从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九年级89名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得到有效问卷89份。其中男同学46人,女同学43人。
        2、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为Sarason考试紧张焦虑量表。
        Sarason考试紧张焦虑量表,编制于1978年,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系的临床心理学家Sarason教授编制的。
(三)研究结果
        中学生考试紧张焦虑调查结果:89名中学生考试紧张焦虑的平均分18.94±6.328,其中得分在12分以下的有24人,得分在12~20分之间的有17人,超过20分以上的有13人。在本研究中,笔者把低于12分以下的焦虑称作低轻度焦虑,高于20分以上的称作高度焦虑。结果如下表:
 
        可以看出,在89个被访学生中,处于中度紧张焦虑和高度紧张焦虑的分别占32.5%和20.2%。结合有关研究,不难发现,考试紧张焦虑在中学生的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女同学处于中度和高度焦虑的比例均高于男同学,她们中处于中度考试焦虑的高出男生17.3%;而处于高度焦虑的高出男生50%。这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对她们给予关注和疏导。
二、考试焦虑的定义及形成因素研究
(一)定义
        世界上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考试焦虑的定义各有不同。国内的研究者认为:考试焦虑是人在面临重要考试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考试焦虑者会对考试成败感到担忧,情绪会紧张或者高度紧张。
(二)考试焦虑的形成因素分析   
1、 内部因素
        一个人的性格影响着考试焦虑的程度。每个的遗传基因不同,他们神经的类型的强弱也不同,神经系统强型的人比较敏感,容易紧张激动,较多地体验到焦虑的情绪;还有些学生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下,形成了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焦虑型人格”等。具有此人格特征的人,容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看做是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从而焦虑不安。这种人格特征会成为一种较为持久的潜在的心理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和性格,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
2、外部因素
        考试紧张焦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这三方面的的特点是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
        1)学校环境
        施行考试最频繁的场所是学校,与考试焦虑紧密相关。学校对考试作用的过分夸大、对分数的过分看重、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考试的作用和意义的误解过分焦虑。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情感依赖的中心,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态度。中国家长通常以考试为中心、渴望他们的孩子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然而,父母的这些期望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会使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压力,以致于考试过程中紧张焦虑。
        3)社会环境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的政策体制尤其是教育政策体制会影响到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程度的高低。
        
三、中学生学习考试紧张焦虑情绪的个案分析和心理疏导方法
        初中学生心智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任务重、考试频繁,由此引发的考试紧张焦虑现象也很普遍。现以一个较为典型的个案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的考试情绪。
        个案:
        张永,男,刚刚顺利考入高中。去年五月,正值中考前夕,他下课来找我,神情恍惚,表情害羞,说话时嘴角总带有不自然,根本不看我的眼睛,只是偶尔扫视一下。他跟我诉说了他的痛苦——据他自述学习上遇到考试就会紧张得头皮发麻,浑身发热,手抖动,手心出汗;考前难以静息,转来转去;考前几天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害怕,食欲减退;考场上着急、忧虑,总担心考不好,看题目时,必须一字一句地看,以防止自己看错或看漏题。目前几次月考考试心里还是十分难受,心情十分沮丧。
        个案分析:
        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并要求他做完试卷后,一定要仔细、逐字逐题地检查五六次自感这么用功成绩不理想,别人轻轻松松却比他好,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该男孩由于学习考试受挫,形成生活事件,导致认知偏差,总自认“自己比别人笨”等,而这与人格的求全、认真、完美主义相冲突,导致压力反应;由于缺少必要的家庭支持和环境支持,缺乏应对失败的能力,使之自我受挫,难以自拔。
        疏导方法:
        松弛训练法:坐在椅子上,微闭双眼,全身放松,双手放在膝盖上。从头部开始到脚底,每一部位肌肉先故意让其紧张,体会紧张感觉,而后慢慢地深吸气,同时默念“静,安静的静 ……”,然后慢慢地呼气,默念“松,放松的松……”,体会放松的感觉。这样反复多做几次,体会到放松的感觉之后,再做下一部位肌肉放松,每个部位肌肉大约1~2 min。一轮下来,张永自己感到呼吸、心跳平缓起来。
        在松弛训练结束后,我让他尝试着躺着想象自己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考试。进人想象状态后会感到考试时的焦虑状况出现,全身放松,找到松的感觉后自我暗示:“现在一切正常,我一定能成功”,这样反复地多次演练。
        后来张永告诉我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心情也开朗了”,“没有想到,我那段时间也能有如此好的学习效率”。目前他在高中学习生活均正常。
        
        四、应对初中生“考试焦虑情绪”的对策思考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激发的,在家庭、学校的压力以及考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又需要我们多方面共同关注。
总之,初中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既是学业方面的问题又是他们心理成长特殊时期的问题,还是家庭社会对其心理影响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对待。关注和帮助对他们正确面对和处理心理困扰,是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其中应体现着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
        
        参考文献:
1、《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美】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2、《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王才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中学生考试焦虑研究》唐平 张涛.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青少年心理》作者 曾文星 出版社 中文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