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红船精神在农村初中育人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沈移
[导读] 红船精神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沈移
        浙江省海宁市钱塘江学校    314407
        【内容摘要】红船精神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青少年是红船精神的践行者,学校的建设和课程改革都可以围绕红船精神。在践行红船精神的过程中,通过铸造校园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建设校本课程等形式,充分发挥红船精神在学校育人中的作用。
        【关键词】红船精神;农村初中;育人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历久弥新、常学常新,是我们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是永载史册的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这种精神在学校德育文化创建中,是一股中流砥柱,是对学校德育文化最好的引领,也是学校德育文化创建的核心。打造红色德育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红船精神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意义
        (一)青少年是“红船精神”的践行者
   “红船精神”是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之后又一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党的诞生地——嘉兴的莘莘学子们,应该时刻铭记,只有沿着红船的航向,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初中阶段更是关键,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红船精神的引领,能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在耳濡目染的文化学习中得到净化提升。
   (二)课程改革是“红船精神”的驱动方
课程改革一项重大突破就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要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性的资源因素。”
因此,学校德育有责任开发好身边的“红船文化”,我们也有信心充分利用好“红船文化”,引领学生陶冶情性,促进学习,提升思想境界。
   (三)学校建设是“红船精神”的落实处
我们力求借助对“红船文化”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充分发掘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教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努力营造高品位、高层次的学校人文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深化“红船文化”环境的营造,不但有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更能使同学们在积极参与“红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红船文化是嘉兴独有的文化宝藏。

嘉兴的学校,如此近距离接近红船,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加要牢固树立“为红船增光彩”的意识,宣传红船文化,宣传文化嘉兴。
我校将立足学校实际,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打造德育文化。通过习惯的养成、品德的陶冶、智慧的启蒙和人格的奠基,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责任感、具有中国文化素养的新时期少年。围绕学校“面向未来,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身心健康活泼,品行优良端正的合格学子。重点落实在学生行为规范精细化管理、学生多元评价、班级文化建设这三大块。着重打造富有“红色气息”的新时代学校。
        二、红船精神在学校育人中的实践
        (一)铸造红船精神环境文化
学校首先把红色环境文化建设作为第一突破口,在学校的主干道建立起“红船精神”文化长廊,校园宣传布景全面融入红色元素。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环境资源,融合红色精神,铸造红色育人环境。
        (二)开展红船精神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即“一宣二传三实践”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在实践中体验,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1.宣讲红色故事。指的是邀请老党员宣讲党的光荣历史故事,培养学校“红色讲解员”。了解身边的红色革命事迹,感悟先烈的革命精神,让他们成为宣传红色精神精神的后备军。
2.传递红色精神。是指传阅红色书籍,传唱红色经典。让他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学习革命前辈艰苦朴素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通过阅读经典,了解中国近代史,明确身处和平年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通过学唱红歌,感受红色底蕴,体验红歌精神,继承红色文化。
3.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真正使红色基因融于血、入于脑、立于心、见于行,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重走红色足迹;实地走访一大革命根据地,对红船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在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感受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
        (三)建立“红船精神”校本课程
   “红船精神”校本课程化。学校坚持开展每月“红船精神”学习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红船精神我要学》;以“红船精神”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评比活动。
总之,通过红船精神“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筑牢学生信仰基石。做强红船精神研究,为红船精神研究贡献智慧;做优红船精神育人,开设红船精神必修课,创新育人模式,拓宽育人载体,深化育人效果;做实红船精神实践,在新时代努力唱响改革创新的最强音、实干奋斗的最强音和服务奉献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李伟;;论红船精神的先进文化特性[J];嘉兴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陈水林;;红船精神与中国梦[J];嘉兴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郭维平;;“红船精神”与浙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观察与思考;2014年04期
[4]张志松;;“红船精神”及其时代意义——兼谈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价值嬗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