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芳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兆隆小学 528414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提升课堂生动性,吸引学生兴趣是一个重要课题,课本剧作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应当得到合理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开展课本剧表演进行分析,希望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本剧表演;高效课堂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生硬死板,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课本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表演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舞台,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合理运用课本剧表演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文本,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开展生动、有效的课本剧表演。
一、熟悉文本,加深理解
在开展课本剧表演之前,首先应当对文本内容有较为到位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先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人物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并做到了然于心。如果对文本掌握程度不够,在表演过程中就无法做到惟妙惟肖,甚至还会忘记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课本剧的表演应当以对文本的熟悉为前提,对于特别的段落甚至要背诵下来。首先大致阅读一遍文本,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其次对课文进行精细品读,对于关键的语言可以进行标注,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好准备,最后对人物情态做到完全掌握,使得表演更加贴合人物形象。
二、发挥想象,编写剧本
在进行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沉浸在这个人物的状态当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个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要想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改编。在对文本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不能对原文的内容直接照搬过来,也不能使剧本与课文相差太大。要想将课文改编得合情合理又适宜表演是不容易的,很多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改编时生搬硬套,没有体现创造性和灵活性,将文本中人物的语言直接搬过来用,甚至连部分旁白也是直接照抄原文,这样的改编不能体现想象力。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课本剧表演与课文表演不一样,不能将原文内容原封不动地进行表演,改编应当更加着重于表现人物内心,侧重对故事情节的推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改编和创造,可以将自己阅读文本的感受在改编中体现出来。改编允许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扩写或者简写,不管是人物的语言还是动作,亦或是旁白,只要能够体现学生阅读感受,适宜舞台表演的,都可以进行大胆创作。
三、循循善诱,悉心指导
尽管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动,但是要想将文本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也并非易事。
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生编写剧本时,应当帮助学生进行人物语言的设计、动作的确定,协助学生准备好表演需要的道具。在开始表演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自己曾经看过的优秀表演剧或者小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这样的表演剧会受到观众喜爱,让学生从中学习表演经验,从而应用在自己的表演之中。另外,教师要在课下对学生的排练和其他表演活动予以支持,保证表演效果逼真生动。组织课本剧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文本主题,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不能本末倒置,将重点放在了表演上而忘记了文本,甚至脱离了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将课本剧表演当成内化文本的一种方式,通过表演形成自己的体悟,辅助文本的学习。
四、多样形式,乐意表演
课本剧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篇文章的类型和风格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风格确定适宜表演的体裁,如小品、独角戏、相声、话剧等等。在对课本剧进行表演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脑改编课文、动手进行表演、动口表现台词,调动了多个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本剧的表演当中来,不仅加深了印象,帮助形成更牢固的记忆,同时也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了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大有裨益。
五、全员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课本剧的表演需要的人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同学都上台表演,但是教师应当尽力保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不能只让部分学习好或者对课本剧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参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工,例如程度较好、对文本把握较为准确的学生可以负责文本的改编,性格活泼、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当观众,对表演进行评价,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六、注重反馈,优化课堂教学
反馈是课本剧表演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演得如何,是否贴合人物性格逻辑,通过反馈这一步骤,可以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表演过程的感受,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师组织反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学生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评。评价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表演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足之处应当及时指出,并说明以后应当如何改正。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文本进行评价,在表演完毕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新的认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文本有什么看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发现,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平台,同时通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编演,学生可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作用,综合多种手段提升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华余露. 课本剧表演——让语文课堂"动"起来[J].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9, 000(007):38-40.
[2]陈敬容. 编演课本剧,让语文走进学生心里[J]. 新课程(小学), 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