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活动之玩具王国探索记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颜梦迪
[导读] 游戏是儿童表现自我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颜梦迪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213000  
        【摘要】游戏是儿童表现自我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玩具是儿童游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连接了幼儿对生活的认知,承载了幼儿对游戏的情感,同时又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幼儿 玩具游戏 课程活动
        
        玩具是伴随幼儿童年生活的亲密伴侣,是幼儿最心爱的宝贝。在他们眼里,笑眯眯的娃娃,嘟嘟开的汽车都充满的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他们去看一看、玩一玩。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课程的背景下,本次活动我们从电影导入,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奇妙的玩具世界。
篇章一:大家“说”之玩具大比拼
        今天我们在森林图书馆观看一部有趣的电影,名字叫做《玩具总动员》。这里面有好多好多玩具哦,其中有个牛仔娃娃叫胡迪,还有一个巴斯光年的太空人。小朋友们看得津津有味。
        电影结束后,小朋友回到班级围绕电影开始热烈地讨论。不知不觉,大家从电影谈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ZZY说:“我最喜欢我的洋娃娃,我可以给她换很多漂亮的衣服。”NRX说:“我喜欢汽车,(我)有好多好多。”还有的小朋友说:“我的玩具最厉害,可以变形。”“我的厉害我的厉害!”在大家争论不出结果时,我们决定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个大比拼!瞧一瞧,究竟是谁的玩具更好玩?哪种玩具更受欢迎呢?
        【活动意义】:《指南》3-4岁语言领域中指出:“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配以手势动作。”在看一看电影,说一说玩具的过程当中,小朋友们将电影所见对接自己的生活,通过经验迁移,在谈话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
        
篇章二:大家“看”之玩具来做客
1、玩具可真多
        第二天上午,小朋友们利用晨间分享时间进行了玩具分享会。大家有的介绍自己玩具的名字说:“我的玩具是天天。”、“我的玩具是挖土车”。还有的介绍自己玩具的玩法:“它是变形的,你们看!”“我的可以发出声音,biubiubiubiu。”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小主人感受到分享的乐趣,也让其他小朋友大开眼界。
2、玩具大不同
        随后,我们请小朋友带上自己的玩具与同伴零距离的进行分享。有的摸一摸:“我的娃娃是恐龙软软的。”“我的是兔子,它也有毛,摸起来很舒服哦。”有的按一按:“哇,SK你的车子会唱歌。”“我的手枪也会啊。”有的变一变:“我的小汽车可以变成机器人。”“我也想试一试可以吗?”“教教我,我不会变啊。”……形式各样的玩具让大家认识了不同的种类(如毛绒玩具,塑料玩具),不同的玩法(变形玩具,仿真玩具),对玩具也有的更深入地了解。
3、玩具来找家。
        一天,SQY说:“老师我带来的玩具放哪里?”其他小朋友说:“放柜子里呀。”SQY不说话,于是SYQ小朋友陪着他一起去放玩具。不一会儿,两人拿着玩具来找我:“老师,洋洋的玩具太大了,放不下。”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看到建构区还有空箱子,于是决定拿来放玩具。所有的玩具都放在一个箱子了,CYT说:“这里太乱了。”那怎么办呢?CYT想不到办法,于是我们集体讨论起来。有的说:“放两个箱子就整齐了。”我提出:“可是我怎么知道我想要的玩具在哪里呢?”这是GCY说道:“可以分一分。”联系之前的树叶分类,我们决定了三种分法:①男生喜欢的和女生喜欢的。②大的和小的。③摸起来软的和硬的。
        在分类中我们发现,有的玩具男生和女生都喜欢,所以第一种分不好。有的玩具有的人觉得有的人觉得小,第二种也分不好。于是大家决定第三种方法,摸起来软软的和摸起来硬硬的。

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自己给玩具收纳箱设计图标,然后一起分类,帮助玩具找到了新的家。
        【活动意义】:《指南》3-4岁科学领域中指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小朋友们在介绍、比较、分类的活动中,对玩具的认识由浅入深。同时,在对玩具的积极探索也产生了爱护玩具的情感。
        
三、大家“玩”之玩具游乐场
游戏一:玩具漂流记
        在午餐后,小朋友们拿起自己心爱的玩具,乐不思蜀地玩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见FJR哭着说:“老师,他不给我玩玩具。”经过询问后,了解原来是FJR想要玩ZYQ的玩具,可是ZYQ并不愿意。FJR哭着说:“玩具要分享的。”这下其他小朋友纷纷说:“是的,玩具要分享的。”然后ZYQ抱着自己的玩具哭了起来。我将这件事集中与孩子讨论一个话题“玩具要不要分享?”在讨论让孩子们理解,乐与分享是很好的品质,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分享,我们也要尊重玩具主人的建议。针对“喜欢别人的玩具”怎么办?我们决定通过玩具漂流记来实现。小朋友们两两自由组合,在漂流图贴上自己和好朋友的小标记,代表着这两个小朋友将进行玩具一天交换。既可以满足幼儿想要交换玩具的想法,又能保证幼儿有自己的选择。
游戏二:诞生娃娃机
        玩具宝贝们在星星四班做客一段时间了,我们发现小朋友们带来的汽车是大家最爱的玩具,而几个毛绒娃娃仅仅作为娃娃家的宝宝或者是动物园里的摆放玩具,如何充分把娃娃玩起来呢?在一次聊天中,我听见:“我的娃娃是爸爸从夹娃娃机里给我抓到的!”我问:“娃娃机好玩吗?”“好玩呀!”“那我们班级可以玩抓娃娃的游戏吗?”“不可以,需要爪子的。”“那有东西可以当爪子吗?”小朋友们摇摇头。这是YYN走过来说:“可以用夹子呀。”说完便用区域夹夹起了娃娃,可惜掉了。大家纷纷笑:“这个不行,这个太小了。”我又问:“哪里有大夹子呢?”“我家里有,妈妈夹衣服的。”于是我们跟班级孩子一起分享了娃娃的新玩法,并请大家收集夹子。
        第二天,小朋友有的用木夹子,有的用长尾夹,还有的大塑料夹来进行游戏,不一样娃娃机的地方人满为患,在大家尝试后,我们还评选了最受欢迎的“娃娃机”。ZZY、LYC、LYC、WY、YHY、XKX五个小朋友最喜欢木夹子,有的是因为漂亮,有的是因为最好用。QK、CYT、SXY最喜欢大的塑料夹,因为大夹子一夹就夹上来了。没有人喜欢长尾夹,因为实在太难夹了。
游戏三:玩具躲猫猫
        经过一周的游戏和分享,小朋友对于新来的玩具已经非常熟悉,热度慢慢降低,那这些玩具还能怎么玩呢?恰巧,我们的主题性游戏就要开展了。在玩具躲猫猫的过程中,藏的小朋友需要判断玩具的大小,寻找合适的地方把它藏起来。而找的小朋友需要仔细搜索每一个角落,才能把所有的玩具都找出来。在这个游戏中,希望小朋友们了解玩具需要玩完后要及时收回家,不然扔的到处都是,下次找起来可就有些麻烦了呢。当然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们依然遇到了不少麻烦,如:我的玩具一下就被找到了怎么办?老师,我的玩具不知道去哪里了……相信解决了这些问题,下次我们的游戏会开展的更加顺利。
        【活动意义】:《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丰富多元的游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增加了幼儿对于玩具的原有经验,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同时对于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尊重,游戏活动中的猜想、实践等等方面有了品质上的培养。

        教师感悟:在此主题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作了充分的与玩具接触的条件和机会,满足孩子们对游戏和探索的需要。通过逐步建立起游戏规则,让幼儿养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爱护玩具的好习惯,体验与同伴一起分享和游戏的愉快情绪体验,同时培养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红红.小班幼儿家庭玩具选择和使用研究[J].才智,2019,104.
3、陈莹.创造性游戏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影响[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