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机丽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
摘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执行者,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知识培养比较重视,但是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的改观,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变得越来越简便与容易,但是小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未成型,缺乏必要的信息辨别与甄选能力,因此新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有必要性。本文将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加强措施与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探究;
引言:当代社会倡导的是素质教育,是能够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虽然这一教育理念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是至今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接触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教育工作显得 更加的困难,对学生的德育也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性,因此在新时期,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进行更好的引导。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已经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吸收了更多先进的教学理论,加上当前教育教学中各种问题的不断浮现,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面临着升学考试,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学生面对未来感到迷茫,很多学生亲友关系的处理也存在问题,这些会对学生的成绩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避免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教师平时也会注意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教师的重视让小学德育初显成效[1]。
(二)德育教学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实际指导意义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已经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同预期教学效果相差甚远。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大多还是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而六年级的小学生,有些早熟的已经渐渐产生了一定逆反心理,越是要求他们怎样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而教师的德育内容往往太过宏大,同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小,因此既无法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一些实际的指导,教师也无法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表现中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德育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教师在对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适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照着书本进行讲解,将品德教材中提到的教材内容捋一遍就算是德育教学了,实际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手段很多,比如结合平时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班会等都是很好的德育途径,德育手段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育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
(四)德育教学主体单一
每一位人民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都具备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职责,不过就目前来看,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担还是只落在了思品教师身上,其他教师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此外,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合作,不少学生家长又缺乏足够的教育理念作为德育支撑,很多学生家长的德育理念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品德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加强对教师正确教学观念的引导
为了更好保证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学校必须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进行引导,学校应该鼓励各科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教师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除了要向教师宣传加强德育教学的观念,还要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比如将教师的德育教育目标与德育教育计划以及德育教育效果同教师的薪资待遇直接挂钩,更好的对教师的德育行动进行激励,让教师在薪资待遇的激励下思考优化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从根源上提升德育教学效率[2]。
(二)加强对教师的德育能力培训
教师掌握的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是教师光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教师作为教职人员,其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所以还要具备知识传达的能力,当前很多小学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教学素养,但是缺乏更好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德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德育教学能力。学校在组织教师培训的时候,还可以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造条件,让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德育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德育教学能力更好的提升。
(三)丰富德育教学的形式
当前大部分学校都存在德育教学形式单一的特点,限制了德育教学活动作用的发挥,为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对德育教学的形式进行挖掘与扩充。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很多班主任老师忽视班会的作用,而且班会主题大多围绕着学生成绩展开,很容易将班会开成学生奖励会或者是学生批评会,实际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机会将学生平时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做德育素材和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在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的时候,不要以批判的方式进行,而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不要对学生冷嘲热讽,而是用真诚的态度去引导学生[3]。
(四)丰富德育教学的主体
当前很多学校德育教学全由思品教师负责,主体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育教学效果,学校内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人员可以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体,此外,学生家长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角色,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德育教学质量,首先各科教师与班主任都要认识到自身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然后将德育教学内容同平时的授课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接受德育教育。再者,考虑到学生家长水平不一,而且当前普遍存在担心孩子成绩的心理,学校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不要单一的为学生即将要面临的升学考试担心,而是在平时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五)教师要注意对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的对教学方式进行选择。比如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概念性知识进行区分的时候,可以通过举例子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两种不同的概念,比如教师在对公民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公民与人民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强试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身心发生一定变化,此外,当前的网络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所以做好六年级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为此学校与教师都要加强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教师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加强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寻求家长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田. 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33):65-65.
[2]于泳. 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中国新通信, 2019, 21(8):178-178.
[3]庞波. 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14):163-163.
[4]温奕泉. 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读与写(教师), 2019(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