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范 翠
[导读]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范翠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中心小学 713806
        【摘  要】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导入的特征角度来说,导入只有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直接性、趣味性,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借助短小精悍的新课导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素质教育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开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还能顺势导入新课,起到双赢教学成效。虽然新课导入在一节课中占据的时间很短,但其存在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接下来,本文就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同行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图片导入法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多以灌输式教学法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并展开记忆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时间一长,学生会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无法以更好的心态投身于学习之中。对此,为了更好的开展新课,我认为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有效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便在新课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有关泼水节的图片。通过图片的播放,大家积极讨论,有效吸引了学生课堂注意力。然后我再为学生简单介绍有关傣族泼水节的习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图片中的人为什么要相互泼水。最后我再向学生提问:“题目中为什么要说是难忘的泼水节,‘难忘’是何意思?”并鼓励学生积极展开阅读。如此一来,有效导入了新课,为接下来的阅读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由此,图片导入法是有效的新课导入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不能一味的导入,不能让这些资料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最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中的教授环节,不可本末倒置,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入法
        小学生因年龄小,对各种新鲜事物所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所以让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就是让学生了解这个事物的开端。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环节,我们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好奇心,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找寻答案,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日后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立足文本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


        以小学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文本阅读之中,我在新课导入环节立足文章题目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与思考。如这篇文章主要小公鸡和小鸭子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主要去了哪些地方?他们的心情是如何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随后,学生们开始自行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如果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朋友间应学会相互帮助。”或者在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中,也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串,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如小蝌蚪是否找到了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途中。都遇见了谁?小朋友们都对小蝌蚪说了一些什么?小蝌蚪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立足文本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主动积极去探索未知,还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框架,为接下来的授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生活导入法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年龄较小,文本理解能力较弱,传统灌输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并且还会在无形中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既压抑又严肃,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升。通过借助生活元素开展新课导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缓解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起到良好的新课导入效果。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立足文本内容引入一定的生活元素,让生活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让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小学语文《春夏秋冬》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提高新课导入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我在新课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四个季节的景物,并向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认为每个季节景物都美在哪里?可以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有的学生这样说:“我认为冬季是非常美丽的,白雪覆盖大地像是披了一床被子。”还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夏天了,因为夏天各种花都已经盛开了,非常美丽。”通过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美丽的四季风光,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阐述自身内心的想法,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还为接下来的学习渲染了美好的气氛,从而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导入环节对整堂课有着一定的定向作用,所以本文就从以上几点展开了具体阐述,希望能够抓住一节课的关键点,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堂课如何开头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具体开展哪种新课导入方式还需要以教学文本为基础。因此,在日后教学实践中,在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我们注重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有效开展新课导入,调动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构建愉悦高效语文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瑞兰.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力[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47-48.
        [2]梁丽丽.巧用语言魅力,展现小学语文课堂精彩[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67-68.
        [3]张彩敏.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