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董 旭
[导读] 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写作能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董旭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三中学  山东省 青岛市 266108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写作能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指导生活实践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技能,每位学生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很好地发现一个人的思维想法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写作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围绕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
前言:
        写作能力是一位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根据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能够衡量学生语文学科的整体素养以及其综合素质。同时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水平,也能够通过写作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写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也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写作实际情况,实施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鼓励学生记录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写作能力
        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大量的书写经验以及有效的教学指导,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记录生活以及日记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精彩趣事写下来,以便在写作文时随时回忆选用案例。
        例如:在引导学生完成八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学写传记”这一任务时,教师首先就要注意,由于刚刚学完的传记内容和人物传记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课文本身也相当于几篇优秀的范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课文的语言特点完成个人的传记写作。然而,在引导学生完成这一写作任务时,很多教师也会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总结能力有限,在书写人物传记时往往围绕自己的父母以及亲人和朋友下笔,很难找到有亮点的人物。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学生的创意能力差,而是由于没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点滴细节,因此在写作这一篇人物传记之前,教师就应当早做准备。提前3到4周的时间,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记录生活中发现的小感动。
        记录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尽量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进行记录。一方面日记和随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亮点,可以马上对一些事情进行记录,保证生活中的许多精彩瞬间能够被捕捉下来。另一方面,学生记录生活的方式比较有限,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购买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且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多中学里都无法切实实现。
        因此,用随笔或日记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性价比最高且实效性最强的记录方式。当学生在积累了一个月的日常生活素材之后,就更能够注意到一些生活中的边缘人物,比如“楼下小卖部的老板”、“街上的环卫阿姨”、“小区的门卫老张”等等。通过这样的素材积累,在正式写作人物传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日常记录的日记或随笔带到学校,与同学进行分享。

先通过口述的方式分享某个人物的故事,然后将这些故事以串联的形式整理成一篇有逻辑有线索的作文框架,根据框架进行作文的写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日常学习注意积累,教师注重个性化评价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优秀词汇和语句的积累。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训不仅要站在能力培养的角度,更要站在知识积累的层面从基本功练起,扎根基础教育。
        例如:在日常阅读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好词好句较多的优秀书籍,并且让学生养成自觉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育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促进三观的建构,也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在引导学生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也要注意,除了在日常学习或阅读中提醒学生自觉记录优秀词句,做好日常积累,教师也要提醒学生摒弃应付型的读书笔记。向学生明确记录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语文修养,积累更多好词好句,培养个人的思想水平,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下来的任务。
        在记录完书籍中的好词好句之后,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对书中某些问题的看法进行记录,阅读的过程本身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在每次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都能够对一些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就说明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水平已经发展到了某种程度。这样在日后完成习作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将个人所思所想自然融入到作文里,使得作文的内容脱离空泛和低俗,将每一篇习作变成有灵魂、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的习作。
        当然,在引导学生主动发表个人看法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可能会天然带有一定的看法,然而,此时教师应当注意,尽量克制负面想法,从正向引导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度的思考。每一个学生在进行思考时,都不会一下就达到某种境界,所有学生都要经历从朴素到华丽,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当学生将个人的所思所想融入到习作中时,教师应当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可先肯定学生的写作态度,并且给出意见和建议,恰当的批评有时候也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对于一些生性敏感的学生,教师也要注意维护其自尊心,当学生主动走出范式作文跳出舒适圈,锻炼个人写作能力时,教师应当首先给予鼓励,并且通过引导的方式来为学生提出更多有关写作的建议。
总结: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也是考察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最重要的形式,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绝大多数的初中教学工作者都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对于学生而言,写作不仅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侧面体现出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高与低。因此,学生的写作在初中语文中占有着重要地位,需要教师自觉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写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靳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J].散文百家,2020,(30):103.
[2]钟冬英.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8):82.
[3]张芳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家长(上旬刊),2020,(7):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