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邓同凤
[导读] 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邓同凤
        山东德州平原县第一实验小学,山东省德州市 253100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也在进行各方面的教学改革,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进行作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各种语言知识,掌握相关语言的用法和技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我提升,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引言
        教育事业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之基础,是我国各行业快速发展之根本,是我国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阅读教学同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其既是检验小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和成长发展空间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
        第一,学生写作兴趣不足,兴趣是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在心理学中也提到过写作所依赖的持续动力便是写作兴趣。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缺少写作兴趣。在和学生的谈话调查中,聊到写作的内容时,学生流露出一种不爱写和没意思的态度。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对于写作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写作存在较大难度,没有内容可写,无话可说;部分学生表示对作文题目不感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指出教师讲课内容枯燥,提不起兴趣,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趣味性课堂。第二,缺少有效指导,写作指导是写作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最终顺利过渡到写作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教师通常是以理性指导为核心,过于注重作文技巧和形式的指导,而缺少对于生活感悟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过于注重作文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实际内容,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思考。
        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个学生都具有差异性,其自身爱好和性格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小学语文教科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全面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如若教师不对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便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甚至会直接将教师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直接挪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从而使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严重阻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而课外阅读正是能够弥补这方面的缺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去选择阅读材料,并通过阅读具有趣味性的课外读物萌发出写作意愿,从而形成一定的写作兴趣。
        2.2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生活经历和阅历有限,掌握的写作技巧也比较少,所以在写作时常常难以写出高水平的文章。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就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并认识到更多的事物,对新事物能够形成较高的理解能力,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通过课外读物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这些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最终在学生的作文上有所体现。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方法、写作的技巧等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受到影响,将这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内化,在以后的写作中派上用场,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3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文词积累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相当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文词积累就是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之一。具体说来,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着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语言运用情况,当前部分学生由于阅读量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生编硬造的情况,这不仅无法保证习作的质量,同时也有碍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课外阅读的开展和进行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此类情况。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能够获取一定的知识,积累一些优美的文章词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文章写作,既可以避免文词不通,又可以使学生的运意用笔更加流畅。
        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拓展性阅读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比较少,课内阅读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效融合,结合教材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可以尝试1+X的阅读教学模式,也就是针对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来向学生推荐相似的多篇课外阅读的文章,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课内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并迁移阅读方法,将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发挥出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作用和价值,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量。例如学习完赞美我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课外赞美我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延伸课内阅读,鼓励学生应用课内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来阅读相似的文章。
        3.2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但教师若在使用课外阅读辅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任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去选择书籍类型,学生便会出现盲目性。并且教师如若不严格把关学生课外读物的内容,会使学生受到很多不良影响,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强化教学效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全面掌握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的教学目标推荐课外阅读读物;最后,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时间。
        3.3提升教师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水平会对写作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吸收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语文知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从而变成一位合格的高素质教师。专业语文知识主要包含文学、文章学、文字学和语言学等。想要顺利完成写作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具备准确合理、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学生所学内容相比更加深入,以方便扩展学生课外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专,同时还要博,进行广泛的阅读,博览群书,成为一位杂家。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摆脱书本方面的限制,广泛涉猎哲学、美学、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等多种专业学科知识,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扩展知识范围,加深文学底蕴,如此才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旁征博引,更加从容自得,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文学方面的熏陶。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引导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地推荐课外阅读材料,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珺.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9(36).
        [2]张红.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9(1).
        [3]苏莹.激发阅读兴趣畅游浩瀚书海——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