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梁亚灵
[导读] 在小学阶段,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亚灵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榕木村小学     546402
        
        摘要:在小学阶段,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作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语文基础、素材积累以及较为丰富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在新课改为发展背景,本文着重从多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与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贯穿,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有着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等,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有效吸收内化,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当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分析
1.真情实感上不足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心理还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所以不论是在心智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其思维能力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也就更需要对习作教学进行创新。但是,小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这种天真活泼的性格是成年人所不具备的,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更能写出童真的文章。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保护好学生的想法,确保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在作文中。但是在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真情实感不足的现象,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写作质量。
2.重视文章的思想性,忽略材料选择
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推祟中心思想这一地位,且在教学中过分重视文章的思想性,但是却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所忽略。另外,有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会强调文章的最后一段需要进行思想总结,需要将作文的整体思想进行突出,然而,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缺乏对事物的看法,不具备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导致很多学生思想总结并不符合现实,还有部分小学生会生搬硬套,丧失对习作的学习。
3.对习作有着抵触的情绪
一篇成功的习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由于缺乏阅读,学生在写作文时感到无助。久而久之,他们害怕写作,对写作失去信心,很难有兴趣写一篇作文,甚至敌视它。因此,在平时的习作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听不仔细,有的学生甚至出现缺课。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为激励学生创新写作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作品的新意,进而创新性叙述。一方面,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要善于做好摘抄积累;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留心观察周边的事物,产生自己的特别感悟。要避免在自己的写作中,大量的模仿别人的现象。

例如,在组织学生描写植物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花朵,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去分析花朵的特点,取挖掘思考关于花朵的故事。一些学生会由此联想到了给奶奶送花的故事,一些学生想到了自己和家人在野外出游的故事,借物抒情,这样的作品更加有深度、有真情、有创意。
2.注重生活体验,创造快乐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须要解决积累问题。
(1)享受生活  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艺术节,展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最原始的积累。所以,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检查、一交流、一评比,让同学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另外,家是一个人的情感归宿,家庭亲情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流,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就能把“包粽子”“吃月饼”等写得细腻而富有童趣,习作就会充满生活的气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灵。
(2)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现象,体验社会发展,激发写作欲望。例如,笔者动员学生给武汉疫区献爱心,并且给疫区的孩子写一封信,唤起他们对疫区人们的关爱之情;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让学生体验人间真情和大爱无疆的场景;笔者让孩子们观察城市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3)引进自然生活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使学生细致地观察自然美景,细心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景诱情发,情由景生,学生带着“出笼小鸟”般的愉悦,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便跃然纸上。
3.作文要与阅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这句话就很好的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的老师更应该重视学生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当率先垂范,积极去做学生阅读与写作道路上的领路人。要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带领学生们走进广阔的阅读天地,培养学生们强烈的阅读愿望,激发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习作课堂中构建和谐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既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落实课改精神,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特点,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王淑兰.妙笔生花 灵动生动写作——再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 2014(21):121-121.
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