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高中语文如何加强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罗亚非
[导读] 在高中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
        罗亚非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邮编:638017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而如今的高中教学更倡导将德育工作与学科的教学相融合,以此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效果。高中的德育工作本来就和各学科教学互促互进,而就语文学科来说,因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特征,以致其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笔者作为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师,对于学科中德育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便利性体会更深。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开展方式进行探索和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村高中;语文;德育;渗透
为了培养出更多新时期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德育教育包含诸多内容,如爱国主义情怀、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等等。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然而在农村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这一意义又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农村高中进行德育的重要性
        第一,从生理学角度看,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因其思想较为单纯,且对未知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已经朝着成熟发展,但却没有完全成熟。学习内容较多,学生的智力发展显著,以至于他们容易产生自我意识膨胀且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学生们已经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了各种认知,他们会提出很多有关生活发展和人生意义的问题。此外,因学生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能全面分析,会产生较为偏激的想法, 还会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而这也是农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较为严重的原因。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除了思想发展不成熟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育不到位。而作为一名农村的高中语文教师,当学生做错事时,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骂和惩罚他们,更多的是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思想蜕变,跨过人生分水岭。
        第二,加强对农村高中生所处外界环境的德育教育。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农民在农业劳作上花费的时间逐渐减少,而收入也逐渐无法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追求。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更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城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则不得不跟着老一辈生活。在农村,每一代人的观念相差很大,而上一代的观念则更为落后,所以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身为家长的父母,则远在他乡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教育,一般也只是用经济来补偿。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高中生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引领,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德育缺乏,很容易导致其产生扭曲的人格。在学校,他们对于班级事务冷漠以待,没有集体荣誉感,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而且愿意打架斗殴。除此之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也让农村高中学生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诱惑。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十分必要。高中语文学科本来就具有独特的人文性,所以其适合融入德育教育,实施教学,利用语文的文字之美,展现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中语文加强德育渗透的措施
2.1创设情境渗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广泛,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加强高中语文德育教育的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各种新鲜事物出现,教师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课堂,从而促进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相互渗透。例如,在向学生们讲解《苏武传》一文时,语文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向学生们播放原文朗读,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整篇文章慷慨激昂的氛围,从而创建贴近文章内容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苏武将生死置身度外的气度和忠君爱国的品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良好的民族意识,增强爱国精神。
2.2学生展示渗透
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来搜集学习资料,并以此创造自己的作品,并在课堂上展示。举例说明,《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中阐述李密对祖母的感恩,想要赡养祖母的大义,同时也阐述了对于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谢,并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当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百善孝为先的主题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渲染课堂氛围,而后组织学生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演讲活动。每个学生准备的演讲内容不同,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绘制相应的配图,丰富演讲情感和演讲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作品,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提升道德品质。
2.3构建互动平台
相比起知识教育,德育教育在于渗透,在于沟通,若没了德育对象的互动,那么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开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在网络上搭建班级互动平台,以此打破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无阻碍沟通。另外,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德育教育的融入,以确保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升。
2.4结合相关时政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中语文教学除了知识内容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教学知识的与时俱进,而德育教育也需要遵从这一特点。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当前的社会时政热点,并将该内容加入到语文教学中。举例说明,在向学生们讲解《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结合文中语境,向学生们阐述国难当头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当前实事,教师就可以将不畏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医疗工作者与文中的爱国思想结合起来,以此拉近学生和该种爱国主义精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到,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并非离我们十分遥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另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争取在未来为祖国做贡献,同样也是爱国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展示文章内容和文章核心思想,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还完成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积极作用。
总结
社会环境的改变使人们的思想飞速进步,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既要守护高中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要关注德育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落实,认真钻研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朦胧时期。
参考文献:
[1]张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20,18(33):82-83+86.
[2]周永正.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J].教育界,2020(10):70-71.
[3]马建东.新课标下的德育方式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2(3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