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法的分析和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刘江姐
[导读] 语文自始至终都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基础,在学生成长路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
        刘江姐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东胜小学 广西 梧州市543300
        摘要:语文自始至终都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基础,在学生成长路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语文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立足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从趣味教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小学语文开展趣味教学的必要性,并探讨趣味教学的实施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构建更加高效的现代化课堂,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必要意义;方法分析和探究
        引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课堂的设计都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和束缚,并且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有效的调整和改变,许多教师都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没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意识,导致整体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十分沉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教师也需要重新审视过往课堂上建设的不足和问题,要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散思维。
        一、分析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自身的主观意识,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会更加强烈,而且性格较为活泼,所以在课堂上的自制力也有所欠缺。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一刀切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好感。 首先,趣味教学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和环境,教师可以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情境,开设多种类型的文字游戏,让课堂的发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基本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主动与教师展开沟通和交流,弥补传统课堂氛围存在的不足和缺憾。 其次,趣味教学能够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趣味教学的引导下,能够认真分析学生发展的特点,把握好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区别,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与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让学生能够激发内在兴趣。而兴趣又是启动学生学习的钥匙,能够让学生以更加饱满且热情的状态去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理解语文教学的魅力和价值。而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鼓动下,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力。
        二、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开展的方法和措施
        (一)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核心位置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的渴望是尤为强烈的,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十分迅捷。所以,教师也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不能盲目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来传授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当作课堂设计的主人翁,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并且,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让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的光彩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蜜蜂》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多样化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线下询问或者是在线调查等途径,了解到蜜蜂的特征,蜜蜂的生活习性,并整理成系统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发言,阐述自己对密封的理解和看法,描绘出蜜蜂的形象。这种实践性的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开动脑筋,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大致的印象,先行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写作目的,为后续的课堂实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构建平等且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过去,教师是课堂的支配者和掌控者,常常处于课堂设计的主导地位,展现出来的表情也大多是严肃且不可侵犯的,这种形象必然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也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此,教师应当打破思维定势,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无论是在课前,课堂还是课下,都应当积极打造沟通平台,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和谈话,让学生感受到肯定感和满足感,增强对自身的信任,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或者是不解。教师也需要根据谈话的内容,来总结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学习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及时给予学生笑容,或者是利用肢体语言来展示出自己的鼓励和支持,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获得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放下内心的戒备和防范,主动向教师靠近,信任教师[1]。
        (三)加大美育教育的力度
        从小学语文知识中可以看出,许多文章都传递着生活的美感,蕴含着强烈的美育教学意义,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对此,教师就应当加大美育教学的力度,从教材中充分挖掘美学的素材和资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怀,感受作者的情绪变化和思想起伏,深化学习的印象和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行文中的情感变化,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情感进行赏析。而且,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挖掘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积累阅读资源,应用到后续的写作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其中,教师也可以引入趣味性的小故事,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学习告一段落之后,为学生讲解与之类似的童话故事或者是神话故事,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2]。
        (四)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发展特点和进步情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为学生安排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古诗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优势,增强自信心。同时,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教师也应当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摸索出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以古诗词比赛为例,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先了解古诗词的内容,了解古诗词的中心思想和写作主旨,不仅仅让学生背诵古诗词,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心境,并阐述自己的感想和看法,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以更加饱满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教学思维的调整,师生关系的共筑,美育力度的加大,实践活动的拓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趣味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但在未来实践中应当如何抉择,仍旧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取舍。
        参考文献:
        [1]李秀平. 对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法的分析和研究[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3):39.
        [2]杨丽丽.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