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 043800
摘 要:情境教学法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洗涤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把情境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新课改的方向,还是加强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自觉主动地运用情境教学法。下面,本文就情境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语文教学;融合
语文教学本应是多姿多彩、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可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存在枯燥无味、单一单调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学中缺少了必要的情境。此时,教师若能把情境教学法融入语文教学中就有利于突破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这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这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不折不扣地把情境教学法落实到教学中,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净化课堂教学生态。下面,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就情境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情境,使学生专心学习
图片情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好处。教师把图片情境融入语文教学中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幅幅图片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心灵的享受。当学生沉浸在栩栩如生的图片情境之中的时候,他们就能快乐地聚精会神地汲取语文知识的甘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情境,使学生得以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充分地发挥了图片情境的优势。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有关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图片的搜集。其次,教师把这些图片制作成精美的电子课件,等到上课时候,就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观看的时候,学生能够领略到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爱,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再次,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就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呢?如何利用草船进行借箭呢?”于是,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教师望着学生思考的样子,就继续说道:“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是如何介绍《草船借箭》这个历史典故的。”于是,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文《草船借箭》。总之,在这一课中,教师利用构建图片情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三国人物,使学生了解到了那个时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也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情感。
二、联系现实生活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认真学习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蕴藏了知识。从某种程度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应当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地联系现实生活,再现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就创设了生活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生活中的春节场景进行了介绍。有的学生说:“每逢春节到来之际,我们一家人就会准备各种年货,有灯笼,有对联,有鲜花等等。”有的学生说:“在欢度春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人会唱歌,跳舞。”还有的学生说:“春节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我们会看春节联欢晚会。”其次,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对春节由来的认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丰厚文化底蕴。再次,教师让学生赏析老舍先生所写的《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文。
总之,在这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的春节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创新教学形式构建旅游情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构建旅游情境不仅有利于营造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还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感。有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创新教学形式构建旅游情境,以此来使学生快乐学习。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的时候,就创设了旅游情境。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去过国外吗?”于是,有的学生说去过,有的学生说没有。其次,教师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就去国外旅游。这个国家就是威尼斯。”于是,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威尼斯的视频,并向学生介绍有关威尼斯的各种景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重点讲到了威尼斯的小艇,并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阅读《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威尼斯的小艇有了十分清楚的认识。总之,在这一课中,教师通过创设去国外旅游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合文本内容渲染音乐情境,使学生积极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新教学方法。须知,音乐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渲染和谐的课堂气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地结合文本内容渲染良好的音乐情境,从而使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讲授《草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通过播放歌曲的形式创设了音乐情境。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响起的时候,学生心潮澎湃,他们的内心情感随着歌曲旋律的起伏而变化。等学生听完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后,教师就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草原》这一课,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如何歌颂草原的?”于是,学生带着一份欢乐的心情对《草原》这一课进行认真阅读。再次,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播放了有关草原的悦耳动听的旋律。于是,学生伴着如此动人的旋律进行“乐读”。毋庸置疑,这样的旋律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无论是课前的歌曲,还是阅读过程中的旋律,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效地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
综上所述,把情境融入到教学中绝不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这需要教师依据各方面的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图片情境,使学生专心学习语文知识;联系现实生活再现了生活情境,使学生认真学习语文知识;创新教学形式构建了旅游情境,使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知识;结合文本内容渲染了音乐情境,使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如此一来,情境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参考文献:
[1]熊燕.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2018(02).
[2]赵忠学.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8(07).
[3]代丽娜. 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