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汉美
缙云县瑞杰实验学校 323000
【摘要】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最基础的学科,需要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只有语文的基础扎牢,才能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对语文提供帮助,还能够对其他学科的问题进行更好的理解。作为中学教师,责任也变得更大,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通过更加丰富的教学策略来打造更高效的课堂,提高学习的效果。本文将对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正文】在新教育理念下,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水平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给学生更丰富的机会来展现自己,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问题,促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发挥起引导的作用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引领学生进行更高效的语文学习。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当今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现状
1.1学生自主学习性较差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由于很多教师对学生比较严肃,往往让学生通过反复背诵,增加练习练来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逐渐地会造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降低。习惯于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下进行学习,一旦没有了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就会贪玩,不能很好的进行语文的学习。另外,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上教学时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一整节课下来,学生很少有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限制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1.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虽然以课文学习为基础,有利于让学生的语文基本水平更加坚实,但是这种缺乏单调的教学方式,不容易集中学生上课的精力,课堂的枯燥也让学生不断减少积极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会不断的厌烦学习语文,造成学生学习的质量降低,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策略
2.1加强课前预习,引入知识
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将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有利于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学习状状态。学生们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提前了解,当教师进行课文教学时,学生能够加深学习印象,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背影》时,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下任务。让学生首先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的阅读,之后再找出一些关于背影的相关句子,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这篇作文主要描写了父亲对孩子的伟大的爱,容易得到学生的共鸣。所以在课堂学习之前教师留下学习任务,有利于让学生提前了解这篇文章,更加有兴趣的去探究文章所表现的道理等等。在正式上课时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当中。在学生们找到这些相关的句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反复思考所表达的含义,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这种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有利于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增强学习的教学效果。
2.2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形式
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多样的情境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利用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对知识的了解更深刻,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桃花源记》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视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探索。桃花源记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以及桃花源里的村民的描绘时,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世外桃源。仅仅通过文字的阅读学习,学生们会在头脑中对画面进行绘构,那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再次为学生展现这一情境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这篇文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模式将文言词汇与图片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图片加深印象,提高课上学习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之前单一的教学,有利于让课堂氛围浓厚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2.3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主动探索
为践行新教学理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引导。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这样学生才能够有动力去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把教学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上的主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探索学习。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的《敬业与乐业》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探究。作为一篇议论文,作者运用到了丰富的论证方式,在课上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们来找一找这篇文章运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从哪里可以体现。这样在学生们自我进行阅读时,就会带着任务去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不断进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找出教师为学生留下来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的让学生成为了探究语文知识的主体,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发挥出自我的学习价值来,有利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当中要有目的的多给学生们自我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课堂效果的实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中学教育要符合新教育概念,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和道德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才能够有更大的动力进行语文知识阅读写作的探索和学习。教师要充分的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考虑教学上的问题,促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公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J]. 唐建刚;.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4)
[2]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J]. 刘聪娟;.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