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激情?用美感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漫谈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姚艺珍
[导读] 语文教学中包括着智育和美育两个教育重点,其中美育的语文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在小学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姚艺珍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广东 深圳 518101
        【摘要】语文教学中包括着智育和美育两个教育重点,其中美育的语文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在小学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知鉴赏以及创造美感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识记的教学过程中,用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对语文中美感的感知,对语文更加富有激情,达到语文教学美育的目的,本文就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字】小学语文 美育
        【正文】小学教育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于学业中以掌握基础为主,小学语文的教学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美育进程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负担着从小培养他们正确审美,让学生们初步的学会如何感受美创造美。这样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配合好正确的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采用富有美的艺术形式来打造出美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们在丰富有趣的语文课上被美的情感、语言、文字,熏陶出美的情感,学会如何创造美、鉴赏美。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
        美育精神在教学中受到了教学目的和教学功能的约束,因此要找到教学和美育融合的契机,否则如果一味的强调美育,使得教学充满愉悦性和娱乐性,虽然会使学生们富有学习兴趣,但也会与学校教育产生差异,所以要找到语文教学中美育和教学的平衡点,使他们更好的融合起来。
        教材丰富,但缺少美育教学经验。语文学科中有许多的元素可以当做美育教学的教材因此内容其实非常丰富,但是由于现在美育教学仍不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并不受到学校家长的重视,因此语文教师缺少美育语文教学的经验。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从教材中挖掘出美育的内容,再加上适当的语文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美育进度的发展,提高学生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在语文学科中多接触优美的事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发散思维从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也有助于养成高尚的性格和品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2.1在教学中表现出美
        小学课堂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是学生们对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种种表现,是能够影响到学生对美的直接感受。首先教师应该使得自己在课堂中的语言更加优美,老师在美育课堂中用流畅自然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知识传输的效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具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语言上的美,也无形中锻炼小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在进行美育教学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学姿态。

在讲台上以亲切端庄,大方得体的教姿会使得教师更加具有风度,也能够在教学中消除紧张感,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以美的享受,给学生带来另一种美的体验。最后,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板书内容也要表达出美感。使用和谐生动的色彩图形等设计出板书形式的美,通过这样的形式强化美育课堂的感知,增强学生的兴趣,也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2.2结合情景,引导学生鉴赏和表达美
        由于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就需要教师们采用情景交融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吸收到更多的知识,感受到更多的体验。而如果不能结合情景可能会使小学生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感受不到教师想要表达的情感,甚至可能会因为逐渐丧失自信产生厌烦心理。课堂中建立情景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准备照片、动画,也可以是一段音频。
        在小学一年级第四单元《江南》,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关于江南的优美图片和音频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让学生通过这些有一种仿佛置身在江南的感觉,更直观的体会到美感,使小学生们容易走偏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好的感受美,享受美。在这样优美的氛围陶冶和熏陶中,无形中让学生受到美育,美育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教学过程,也是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2.3从字词品味美,理解美
        语文是学习文学的过程,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我们的母语中有着他自己独特的魅力,教材中的优美字词就有许多。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美字词以及句子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
        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学习就可以打造出好的美育教学,我国古诗流传至今,本身便具有很高的传唱度。其中的字词和句子中所蕴含的声律美,色彩美,对仗美都是可圈可点的,教师在对这一课进行讲解时,可以以此为重点,让学生们对诗中所表现出的景色和情感都有深刻的理解,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之美。摒弃死记硬背给学生们带来的单一片面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达到美育教学目的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足够的知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语文小学美育的教学内容很丰富,教师是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应用,在教育上达到陶冶、涵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用心的去挖掘,并且去合理的设计课堂中的内容,用美的因素引导和启迪学生们,用美的语言进行教学,美的情感感动学生。潜移默化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审美观、情感观都得到美的提升,帮助学生们未来整体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娟.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J].科技资讯,2020,18(34):124-126.
        [2]朱宝川.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科技资讯,2020,18(26):132-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