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东胜小学 广西梧州市 5433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水平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课堂的呆板与乏味,能够吸引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在课堂上小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做到时刻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这些改变都是情景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点,情景教学模式不但使小学生对教材内容所讲的重点能够加深理解,还使得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的提升,本文主要对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完善和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真实的氛围环境,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由此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更加感同身受,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基础来自于生活经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就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文章的阅读内容比较复杂,其中穿插着较多的修辞手法,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又比较好奇。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这样的生活教学情境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能积极自主地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更好的理解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创作意图。进而提高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对课堂知识掌握更为透彻。同时,教师也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生,生活环境也不相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确保全员都能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现实生活中,周边环境进行仔细观察。细心的学生经过观察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环境已经遭到破坏,比如:河面上漂满了垃圾,工厂排出的黑烟让空气变得污浊。创设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让小学生通过观察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让小学生在文章是找寻保护环境的方法,这样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能积极自主融入到课堂中,还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本课的中心思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还有待开发,因此在面临问题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可能还会受到他人思想的左右。这样在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就会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内涵,对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产生偏差。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情境,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纠正其错误的思想,从而让小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有效地结合文章内容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充分发挥问题情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以《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为例,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正确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重要元素,从小学生的情感角度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如果你是一只小虫子,生活中哪些事情会让你感觉幸福?创设这样的问题,能够给小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阅读去找寻作者所描绘的内容。这样能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体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三、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难以长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样就使得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对文章内容进行相应的理解与思考。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体验的教学情境,将文章内容以视频或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小学生。创设这样的体验教学情境,不但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带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还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其积极进行思考。同时能学到更多知识,丰富阅读体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以视频的形式,为小学生呈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以及丰富的物产资源。当视频中美丽的景色映入眼中,不但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产生赞美之情。同时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想一想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进行描述的呢?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从根本上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小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表演情境,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而创设表演情境,是指运用角色扮演,让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阅读中,领悟作者创作的意境。这样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表演欲望,起到情景再现的作用,体会其中人物的情感。还能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具有趣味性。
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文章主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把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赶出了自己的花园,从此花园里再也没有春天。直到孩子们再次来临,也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是一篇备受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先仔细阅读后再进行表演,这样能极大程度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其能积极自主的进行阅读,体会文章中每一个角色,从而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总结:
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丰富学生鉴赏视野和提升审美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从而有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淑琴.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学周刊,2020,(2):52.
[2]雒丽.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