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王东红
[导读]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直不断积极探索的教学任务
        王东红
        济宁市任城区安居中心小学 272059
        摘要: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直不断积极探索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的素材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习的学科,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是教师教学中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离不开积累和运用,面对硬骨头,教师也要迎难而上,分析学生学情,寻找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现状和重要性,探索锻炼学生语言、词语积累与运用有效手段,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小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现状
        1.1重视理解,忽视积累
        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灌输学生理解至上的思想,教学目的仍然是理解课文词意和内容应付考试,忽视平时学生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的时间学生已经完全可以理解重点内容,但是不了解如何运用理解的内容,会造成学生词语匮乏的不良现象。
        1.2语言积累局限于课本
        语言知识的积累包括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教师往往只重视课本内容的积累,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教材的积累和运用上,而忽略课外读本的积累,这种教学模式会缩小学生语言知识积累的广度和宽度,限制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进而限制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1.3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素养,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但是小学生课业内容繁重,部分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缺乏阅读兴趣。学生只会按部就班背诵课本内容,缺乏教师引导阅读课外知识,从而造成语文知识积累缺乏的现状。
        2小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内容,首先要保证学生有扎实的语言积累。学生积累总结、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其解决学习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首先教师应当引导正确高效的积累方法,指导学生查阅课内外读本的途径,鼓励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知识。其次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积累素材的运用情况,提高学生间阅读面和积累学习的效率。教师还可以探索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将语文积累和运用融入到写作课中,结合学生积累的内容,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3小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策略
        基于对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重要性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以人教版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例,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1激发学生朗读热情
        小学语文学习重在朗读,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读出内涵、读出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朗读素材。在朗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好词好句,体会作者如何将普通的语句描述的生动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无形中促使学生积累阅读素材。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文章讲述雨后铺满金色梧桐叶的水泥马路上的景色,文章简单易于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勾画理解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通过提问学生认为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学生可以迅速找到文中拟人句、比喻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2深入体验课外阅读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相结合的学习科目,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只有积累到一定素材量,才能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尤其在写作方面才能具备扎实的写作基础。在语文知识积累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高阅读量,不断积累素材,构建自己的语言积累知识体系。如教师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在预习学案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查阅司马光的事迹,学习司马光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体会司马光的人物特点。在教学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知道苏轼的哪些诗,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中华诗词的魅力。
        3.3在实践中强化运用能力
        语言知识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也是知识运用的过程,学生通过理解、消化课文内容对所学的词语造句,模仿句子描写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摘抄课文中涉及的动词、名词等词语,模仿课文内容进行造句练习。比如“葱葱茏茏、欣赏、照射、来临”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词语适合应用的场景。通过积累好词好句,可以丰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4模仿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仿写练习,学生只掌握写作素材,却没有实践应用的机会,也不能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只有模仿运用积累的词语和句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灰雀》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课文情景进行仿写,评价学生的仿写内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未完善,对情景细节的描写不能准确的表达,学生可以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对内容进行语言的再加工,同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充实写作内容,将场景生动化、生活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仿写是将学生理解转化为自己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3.5营造阅读书香气
        提高学生积累的深度和广度最有效途径是进行广泛的阅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读书角,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积极摘抄好词好句。语文课堂上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学生互相分享读书经验、阅读方法等。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积累热情。
        结束语:总之,小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应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应深入结合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探索提高学生积累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中积累素材,提升运用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亚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J].收藏,2020,6.
        [2]冯霞.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探析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8.
        [3]温丽英.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探讨[J].成才之路,2020(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