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宁
威海市第八中学 山东省 威海市 264200
摘要:名著是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认真探究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提高初中学生文学素养。在名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现阶段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着手,以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阅读情境,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等为指导教学,实现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预设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效策略
前言:
名著作品是古代、近代、现代作家智慧的结晶,聚集了从古到今人类精神智慧,既可以给人以启示,又可以陶冶人类情怀。因此,教师在探究名著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时,应通过创设名著阅读教学情境,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融入名著教学中。同时,通过名著阅读体系的建立,领悟名著经典的文化魅力,并在教师的积极鼓励评价中,扩充名著阅读知识面,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助力。
一、重视名著教学,创设有效阅读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名著阅读重要性意识不强,不够重视从名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谓的名著教学仅是简单的告诉课外应读什么书,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更别说教学情境的创设,结果导致名著教学效果不够显著。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把名著阅读以名著导读模式出现在语文课本中,借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重视。因此,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该从认识文学瑰宝、了解名著经典、体验名著魅力等几个角度,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借此引起全体师生对名著教与学的共同认识。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前做好的多媒体视屏课件,从名著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认识名著,了解名著所展示的时代与所要体现的文学意义,让学生通过有趣灵动的视频体验名著的魅力。通过这种重视名著教学,引发的创设多媒体教学展示的阅读情境,及其有效的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能力,达成探究有效策略的目的。
如,在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用过视频播放讲解吴承恩写作年代、背景以及小说主要内容。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了吴承恩写这篇神魔小说的社会意义;在领略到西游记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展示中,学习到多种人物刻画的方法;在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最终取经成功的历程,了解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以及坚持就会到达取得目标达成的意义。由这样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名著导读,在丰富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又教会了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与手段,找到阅读新思路,融入名著阅读学习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二、重视调起学生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时,由于没有有效的阅读策略,对名著的阅读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无法激起阅读兴致,导致阅读效率低下,很容易急功近利,进而不能深层次了解名著自身的文学价值,阅读过程更是囫囵吞枣,只是简单了解名著梗概、了解人物与事件。这样的名著阅读及其浪费时间而又达不到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重视从兴趣培养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名著阅读的兴趣,在兴趣这个源动力的支持下,深度挖掘名著的深层含义,达成阅读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认知,树立学生自信心,为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注入新鲜的营养。进而提起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作为,以正确、、盎然、自信的态度融进名著阅读教学,形成以文学素养为主体的核心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通过阅读了解老舍笔下的小人物祥子坎坷的拉车一生,反映出那个时代小人物底层生活的不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珍惜现代生活的美好生活,珍爱学习时光,同时在阅读中体会到老舍先生对人物刻画的写作水平并加以借鉴,像对虎妞、刘四爷、等诸多人物刻画,都非常形象典型。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自主阅读,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自信心,为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也做了很好的准备,进而在为自主阅读贮蓄力量时又很好的达成语文文学素养。
三、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名著阅读体系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由于还没有足够引起教师及学生的重视,致使名著阅读体系不完整。而这不完整的体系直接导致名著阅读的荒废,语文课本上的名著导读形同虚设,学生不能深切领悟名著带来的文学精神素养,最终与名著阅读背道而驰,貌合神离。基于此,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构建完整的名著体系,从认识作者、了解背景、内容梗概、人物、人物心路历程、事件发展经历等多方面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名著阅读体系,进而使学生有条不紊、清晰明了地完成名著阅读。名著思维导图体系在指引学生细致全面进行名著阅读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达成名著阅读目标,对语文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在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名著中进行圈点与批注,还应指导学生通过所圈点批注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做出摘抄笔记,思维导图的模式的教学笔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自行发挥,可以以保尔革命成长阶段为主干,也可以以保尔心路历程为主干,而针对作品中其他人物,可以设成分支末节,透过这样思维导图摘抄笔记,一目了然了解到这片名著中主人公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经历、人物关系、心路历程等,并从中感受到保尔的人格魅力与坚强斗志,借以领悟,完善自身。同时,学生还可以借鉴文中写作技巧,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四、教师积极鼓励评价
初中名著阅读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有效策略探究指引下,持之以恒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亟需教师的积极鼓励的评价指引,为学生的名著阅读长久坚持再次蓄力。只有通过有效鼓励评价,才能让学生情绪盎然持续阅读下去。同时,教师的鼓励评价可以是对个体学生阅读的鼓励评价,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阅读的集体荣誉的奖励评价。无论什么形式的评价,都以激发学生持续阅读为目的,起积极引导作用,保障名著阅读效果顺畅达成。
如,在名著《昆虫记》这部科普性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基础上,通过学生阅读后摘抄笔记,使学生了解阅读法布尔这篇科学性很强的作品的感悟,教师通过学生的摘抄笔记与笔记中体现的感悟,做出合理、有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更正。同时,在对以小组合作名著阅读方式进行评价时,可以通过设定比赛机制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内或课外名著阅读,旨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力、综合阅读力;学生以小组合作名著阅读中应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协作,清晰地了解法布尔如如何把观察到的材料运用写作手法生动的描写出来,探究结果展示给教师,教师以竞赛结果进行阅读评价,教师做出集体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团体协作阅读兴趣。这种形式的名著阅读,不但可以让学生更细致地了解法布尔写昆虫的原因与目的,还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参与乐趣,培养了集体荣誉感,进而达成多方面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目的。
总结:
总之,名著阅读作品作为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不仅教师要引起阅读重视,学生自身更应加以重视为后续语文学习融入更新鲜的文化素养。名著阅读中,学生把每一部名著当成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去了解未曾经历的时代特征、国别特征,掌握名著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应既重视名著教学中创设有效阅读情境,又应重视调起学生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阅读过程中还应构建完整思维导图名著阅读体系,捋顺名著阅读思路;在教师积极鼓励评下,持续名著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提高语文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苑学冬.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5):42-44.
[2]范小玲.初中生语文名著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69,71.
[3]周翠芬.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