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陈刚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
        陈刚
        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225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当小学数学教学进入高年级之后,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期教学探索,许多数学教师普遍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总结前人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数形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数形结合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形结合思想
引言:“数”与“形”是数学中最古老的研究对象,也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数”和“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形”是相互联系的,华罗庚也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推动数学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数形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做到真正的数形结合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但其实并没有理解数形结合的核心内涵。数形结合需要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等、位置关系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其好处就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但是,许多数学教师并没有理解这一思想的真正内涵,只是做到形式上的数形结合。
2.教师并未深入钻研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但是,许多数学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在讲课时采用敷衍的教学方法。教师自己并没有认真理解教材内容就将数形结合起来,必然会导致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失败。许多教师在贯彻数形结合思想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学生在做计算题时,盲目地让学生通过绘画图形来解决,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繁琐,在做几何题时,教师一味强调通过数字计算进行解决,也会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从而严重影响了数形结合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
1.以形助数
    “以形助数”是一种解题的手段,它也是一种解题的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极其重要。教师需要用正确、清晰的“以形助数”思想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高年级后难度逐渐增大,尤其是对于许多抽象的问题不能理解,对于抽象性较大的数学知识,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这一时期教师就应该借助“以形助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理解数学问题,让抽象问题具体化,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便利。比如,教师在讲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认识负数”时,在这里,负数这个概念就十分抽象,如果教师只是讲负数的定义,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以形助数。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横轴,在横轴上面标出刻度,以0为界限,刻度往右边写上1、2、3、4、5等数字,0往左写上-1、-2、-3、-4、-5等数字,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横线,让学生找到0的位置,并告诉学生0往右是正数,0往左是负数,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就能一眼认出负数和正数,能够清晰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2.以数解形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以数解形”可以让几何知识实现代数的转化,可以将几何图形与数量相结合。进入高年级之后,小学数学教材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字母、符号,这些字母、符号组成了基本的表达式和图表等,这些符号、字母都蕴含着“以数解形”的思想。比如,在讲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时,这里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这里还初步讲了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的实际大小以及进行相邻面积的计算。要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回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边长乘边长,然后可以用字母符号S=a2来表示正方形的面积,接着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面,再用正方形的面积乘以这几个面就求出了正方体的表面,学生会观察出正方体有六个面,于是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表示为S=6a2,通过以数解形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结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不断增多,难度也不断增大。数学教师在探索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方法时,必须认识到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没有做到真正的数形结合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师并未深入钻研教材的问题。教师还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教师需要“以形助教”,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让抽象问题具体化;其次教师还应该“以数解”,形通过数字、字母、符号等让学生能够理解一些行图形的计算方法,最终做到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重点、难点,推动数学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慕雪松.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J].考试周刊,2020(88):67-68.
[2]郭彩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86):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