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
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主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在一线工作中老师在“自主”和“自由”中常常不知所措。将自主游戏看成一种“任务”,将幼儿在园内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进行游戏教学;以成人眼光看待游戏,对幼儿的自主性常常加以叫停与纠正;为追求教学游戏的效果,开展强制性教学,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热情大幅削减。那么在自主游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我们能否真正做到提供恰当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
一、游戏前:游戏条件创设者
1.场地空间布局及时间保障
把握游戏机会,任何场地幼儿都可以开展自主游戏,不同的场地有不同的种类和作用,合理布局,并注意他们之间的互动作用,有利于推动游戏发展。可以使开放与封闭环境结合、静态与动态互补等。除了保障幼儿每天自主游戏开展时间,对有延续性的游戏、幼儿兴趣高涨的游戏,时间根据需要相应的延长以保障游戏发充分发展。
比如《三轮车大变身》这个游戏持续了将近一周,老师没有因为教学安排打断、终止孩子们的游戏,而是尽可能保障幼儿游戏时间,让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游戏体验。
2.玩具、材料提供
在自主游戏中,我们从班级互动活动区,逐渐扩展到幼儿园大型主题活动区,形成全园大创游活动,不同年龄的孩子在相同时间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小厨房、建筑师、运动区、美味餐厅、乐买乐购、木工房、编织坊等区域,开展混龄游戏。除此之外,除了特定主题下的游戏,许多班级还逐渐形成了材料区,孩子们将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收集整理在一起,在自主游戏时,需要什么就找什么。逐渐打破边界思维,时间、空间、环境、材料一切都是服务于幼儿的游戏。
二、游戏中:观察者和参与介入者
1.观察者
游戏提供了幼儿引路、老师跟随的真正机会,这种跟随需要老师了解游戏中幼儿行为的原因及意义,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潜力。有目的的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路径、不同重点的观察会提醒老师关注幼儿落后或者超前于正常水平的需要,密切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状态,知道他们的所需所想。
中班四个区联合角色游戏《果飘香》开展时,果汁店突然吵闹起来,原来是顾客吴煜林等待时间长了不耐烦了,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大喊“果汁怎么还不来啊!”服务员陈夕马上上前说:“对不起,人太多啦,我给你拿本书看吧”他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果汁来了,吴煜林一口气喝完,满意地喊了一声“驾”,作骑马状跑开了。
扮演警察的佳易戴着警察帽子一脸严肃地站在教室中间,这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特别爱动,可这会儿他一直站在那一动不动,偶尔会做交警指挥的手势,老师决定不打扰他。过了好一会儿,他还站在那,偶尔看下手里的“手机”,一直坚持到游戏结束后。后来老师问他:“当警察累不累?你怎么没休息下,喝一杯果汁?”他满脸自豪地说:“我还要指挥交通呢!”平时一刻不停闲的孩子,居然因为一顶警察的帽子,真的做到了在整个游戏中,站在一个地方坚守自己的职责。这样惊人的“爆发力”让老师看到了游戏带给孩子的满足,角色带给他的力量。
老师在这些时候因为悉心的观察,读懂了孩子的想法,没有轻易提供帮助、以固有观念判断幼儿行为,给予幼儿时间和空间尽情游戏。
2.参与介入者
自主游戏要尽可能的保障幼儿参与合作协商、共同商讨解决问题,什么时候教师该参与介入?何时退出?有赖于教师在理解儿童所提供的线索和信号时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情形,可能有助于教师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
?儿童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或者有安全隐患时。
?儿童在游戏进行中变得沮丧起来。
?儿童陆续离开当前游戏。
总体说来,游戏推进遇到幼儿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运用不同语言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积极互动,适当推动游戏进展,再次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这其中的支持并不是使幼儿进入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进入的状态,而是在于使他们进入最近发展区:在迎合幼儿当前水平与当下兴趣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支持,为其拓展游戏水平。
在《三轮车大变身》游戏中,孩子们建造一号房车时,商量着用滑板当房车的轮子固定在纸箱下面。孩子们齐心协力,把车厢抬到了滑板上,然后发现,如果不把车厢和滑板固定上的话,它们是不可能一起移动的,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都在不停的想办法,航航想到好办法“要不我们把车厢底部打两个洞把,然后用毛根把滑板和车辆固定起来。”小伙伴们同意了航航的做法,他们拿来了手工剪刀,在箱子上开了两个洞,正当他们准备把毛根穿过箱子时,穿到箱子里面时孩子们发现箱子里是密封的看不见 ,就没有办法穿到箱子底部,“这可怎么办呀”?他们围在箱子边上不停的看,不停的探索,到底应该怎样把毛根穿过去呢?“要不在车厢上开两个窗户吧!这样就能看到里面了”航航灵机一动说到,小伙伴们也同意决定试一试,他们在箱子大概比划了一下窗户的大小和具体位置,就开始用剪刀开窗户了,划了很久发现剪刀不太锋利,想要划开纸箱太困难了,乐乐去找来了平时用的美工刀,让航航用美工刀试试,果然美工的效率高了很多,小伙伴们都在一旁认真地看航航开窗户,老师看见了正在使用美工的刀的航航,并没有马上打断航航的做法,而是走到孩子们边上的提示孩子们把手拿开一些,提醒航航用刀时的安全,航航自信的点了点头,一、二、三、四很快他们就划好了窗户,也顺利地把滑板固定在了车厢底部。
三、游戏后:倾听引导者
老师在每次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抒发游戏中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在相互对话、讨论中,使获得的零散经验得以系统化,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
1.帮助幼儿整理经验
游戏结束后的讨论对话就是一个让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老师把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到的或者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使全体幼儿在同一种情景中学习和了解彼此的经验,帮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学习、分享不同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态度,而且节省教师重复劳动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的效果。
2.引导幼儿提升经验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把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局部的、不全面的理解
反映在游戏中,有些经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完善,有些却会形成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只有引导幼儿把零乱的经验梳理清楚,才能促进幼儿逐渐形成完整和正确的经验体系。
我们知道自主游戏可以让孩子自己探索感兴趣的事物,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会通过探索了解自身的界限,内化经验,知道自己能爬多高,能跑多快。为了让孩子们的自主游戏最大发挥它的益处,在游戏前、中、后,老师需要发挥教育智慧,给予孩子更多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支持,这其中很多经验总结依然需要反复验证和推敲,以求更的帮助孩子体验到自主感与自我发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