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平鲁区文苑幼儿园 山西省 037800
摘要: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在学前教育阶段引入游戏化教学策略能够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特点,促进儿童学习兴趣的提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道德水平。学前教育阶段是对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策略的创新,以促进游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更好地开展。基于游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游戏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在文章中对幼儿园游戏教中体现的学前教育理论创新、创新游戏内容、创新游戏形式以及创、新游戏环境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创新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的教学形式与幼儿的生理发展期需求有很大的联系。使用游戏教学的模式,可以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合理的使用游戏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幼儿教学的质量。
一、从游戏中提现学前教育的创新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游戏理论是心理学家席勒和斯宾塞提出的剩余经历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游戏可以使人体内机能剩余的理论最大化的使用。前苏联心理学家艾利康宁认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具有社会本质,成人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思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角色扮演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影响力最大。精髓分析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欲望,可以对儿童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游戏具有自我发展的功能。这些年来,随着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各种游戏的方式不断被推广,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认知游戏和有效游戏是在幼儿教育中最核心的理论。认知游戏理论就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对游戏的体验区了解和学习知识和技能 的过程,内化为一种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有效学习理论是通过游戏对儿童的兴趣和期望进行激发,在儿童“想玩”“愿玩”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学生“会玩”“对怎么玩进行研究”,通过游戏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行促进。
在幼儿学前的教育过程中要实现游戏教育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换,可以将游戏活动的教学重视起来,然后不断的运用到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游戏教学,这样可以为幼儿带来趣味性的游戏,幼儿既可以体会到在幼儿园里面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学到应有的知识内容,让幼儿可以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通过游戏激发出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学前幼儿教育使教育最开始的阶段,教育中要注意对幼儿的思考能力进行探索,幼儿对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把游戏活动与幼儿教育进行融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给幼儿的学习能力带来动力以及兴趣。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对幼儿的兴趣爱好深入的挖掘,分析幼儿的心理特征,综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合理的游戏场景,有组织的进行幼儿活动的教育,提升幼儿的参与性。
游戏活动的设置应该结合幼儿的习惯、特征等多种不同的因素,要和孩子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之中,教师也要主动探索与观察,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创造游戏的经验,创立新的游戏模式,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龟兔赛跑》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幼儿对“小乌龟”“小白兔”等形象的扮演。教师可以首先这样引导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对龟兔赛跑的故事了解吗?”“那么今天就和你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好不好?”随之进行背景音乐的播放,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乌龟的形象和兔子的形象,让小朋友们听音乐识别不同的人物形象。然后,组织小朋友们扮演乌龟和兔子的角色。在游戏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教师要对小朋友进行一定的引导“大家听听是谁出场了?”,然后进行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小朋友们在听到音乐的时候,对应的任务形象就会出来,在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模式,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把音乐和游戏进行组合,会对幼儿的注意力进一步的吸引,这种学校模式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三、通过快乐游戏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快乐教育是构建良好氛围的一种方式。对幼儿的教育中要合理的安排游戏活动,构建出一个快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游戏教育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游戏中的图片、音乐和视频都对幼儿有强大的吸引力,幼儿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之下,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染,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合理的融合,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开展“老鹰抓小鸡”“跳格子”等活动,这些游戏可以不断的促进幼儿的肌肉发展,通过跑、跳等动作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也对幼儿的参与意识有效的培养,提升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
例如,在“跳格子”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一些慢跑、做操等活动,对幼儿是一个很好的热身活动,然后示范游戏的规则,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在讲解的时候边做示范动作“小朋友们要像老师一样,站在第一格的线外,将沙包丢在第一个格子中,跨进第二个单腿跳到第三个格子中,双腿跨进第四个、五个格子……”幼儿在教师的讲解和教学中就会了解游戏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对小朋友进行适当的提问,和幼儿积极的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幼儿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在无形中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总结
幼儿教育对幼儿今后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标改革对幼儿的教育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前教育可以从游戏内容、游戏合作关系、教育形式出发,创新教育模式、对教育的形式进行改进,可以全面的刺激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习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红.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第二课堂(D),2020(12):80-81.
[2]朴宣辰.创新思维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艺术教育(音乐)”课程的实践探索[J].艺术家,2020(10):162-163.
[3]何如.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