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茹
福建省南安市下店小学
【摘要】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小学生的各科目的学习都有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困难的数学学习。从现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来看,之前的教学模式已经较为落后,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就需要对教学模式与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才可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在整个课堂中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更少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在增强课堂氛围的同时能更好的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互动式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 操作策略
【正文】在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可能因为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中,导致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最终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互动式教学就是一个良好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的方式。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占主要地位,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提问,思考以及解决,这样不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不再等教师的催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让教师省力很多,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比提出问题在学生不加思考时就告诉学生答案,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一、互动式教学的优势长处
1.1互动式教学具有自主性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积极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参与到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放松,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惯有认知,让学生更有信心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面对数学的学习,更加自主的进行数学学习。以往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学生缺少自主进行思考的时间与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一定的激发,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自主进行问题探究与解决,实现数学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1.2 互动式教学具有协作性
课堂不只是教师的事情,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整地完成知识的传递,很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很难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题目,最后的成绩也很难有提高,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有意的使用一些手法来改变学生这种观念,比如说在上课之前,可以尽可能的使用诙谐的语气给学生讲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或者是实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案例来引入课堂,让学生先提起对数学的兴趣,再引入课堂,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二、互动式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操作策略
2.1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很多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听讲上,因此在小
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采取一些较为灵活的手段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对学生的走神现象不予理会或者进行有益引导,让学生与教师一起通过不断互动进行知识的学习,一起参与到课堂中。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观察物体’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一些可以辅助教学的器材,像是小的正方体,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排列与观察,这样在增强课堂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小正方体的排列与观察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的内容,为之后的立体图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进行小正方体的排列,另一部分画出各个面的图案,之后再进行互换,进行观察图形的练习,让学生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的同时,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练习,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2.2善于使用现代科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有待开发的阶段,对比较直观的东西还能较快的理解,但数学知识又较为抽象,所以一部分的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起来就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一些现代科技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将较为抽象的知识,用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课堂互动的同时,改善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关于‘圆柱与圆锥’的问题时,引入课堂时,有提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问题,教室可以运用多媒体技,为学生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这一工具,更直观的了解这个问题,然后再引入圆柱与圆锥,一步步地引入,让学生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圆柱与圆锥问题的理解。
2.3与实际生活贴近,进行良好的知识互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要有一定的把握,选择引入课堂的内容一定要能在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内,让学生便于理解与接受,反之,则会对学生的知识了解有不利影响。教师在引入课堂时的问题,要在学生对问题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比如说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时,要以小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而不是直接根据问题引入,要充分考虑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心理。因为数学知识本就是源于生活的,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学习数学,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进行知识互动,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学习,进行良好的知识互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在教师进行小学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或者是其他学生有疑问问题,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整个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的投身到数学学习中去。互动式课堂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与思考,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互动式教学具有的独特特点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更适合不同学生的互动式课堂。不论是怎样的课堂互动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数学进行更好的学习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不断对其进行探索,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互动教学方式,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进行良好的铺垫,推动数学教学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思考与实施[J].教育革新,2020(05):47.
[2]陈连平.互动式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操作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