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燕
福建省南安市南昌小学 362300
【摘要】现如今,教师多会引参与式课堂这种模式入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但是过分让学生们一直参与课堂,而没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课堂是没有价值的。但缺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的话,学生们整体的课堂体验感就不高,更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也就制约了孩子们的发展,为此本命题是对如今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法探究以及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参与教学、实践与思考
【正文】小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所学习的数学只是初级阶段的知识,在一开始接触数学时,教师会教给他们认识数慢慢上升为能用数运算,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到后来的认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慢慢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数学的学习不能只靠学生单个人完成,需要和教师一起配合完成,为此下面就是对如今参与式教学的思考与具体对策研究。
一、现今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参与主体不够明确
什么是参与式教学?究其根本,参与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们为中心,鼓励他们去参与到课堂中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现在的参与式教学教师仅仅是做到了以个别学生们为中心,并非全部的学生们,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性格迥异,可能活泼开朗型的同学会更快融入这个和谐的氛围,他们所展现的就是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不懂的问题也会及时询问教师。但是也会存在于一些沉默安静的同学,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也许并没有那么活跃,这很容易让教师或其余同学们忽视他们的存在。这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活跃参与课堂,一部分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但并未表现出遇到问题时立即提出来,等到教师进行下一节的学习内容时,这类学生仍停留于上一个问题,思考出现了问题找不到方向,很容易与其他人拉开距离,而教师会参照大家整体的状态来判断课堂表现,由几位活跃度高的学生积极配合,再加上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不错,没有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就会给教师造成一种假象,误以为学生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上。
1.2参与学习的劲头不足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都是处于爱玩好动的年纪,很难完全一直将注意力投放到整个课堂上,当他们理解某个知识点后,部分学生还是会出现走神、四处观望、玩手指、玩笔的状况,这些状况是无法避免的,学到一定程度达到饱和的状态后孩子们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和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就需要教师稍微改变下授课方式,利用新奇的方式好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劲头。
二、强化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对策
2.1轮流偏转式提问
轮流偏转式提问指的就是通过座位以蛇形的走位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但不能一直以一个方向进行走位,可以从横纵方向进行走位,一方面能保证大家都能顾及到,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他们的心思到学习数学知识上。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PPT直接导入新课学习,通过让学生们观察PPT上面的方格图,让他们想一想如何计算出这些多边形的面积。
此时此刻教师就可以任选一排的学生进行轮流偏转式提问,对于第一个同学教师就可以问他如何计算这些面积,等到下一个同学时,教师可以选后面方向的同学也可以是斜方向的同学,就是想要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让每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大家都没有想法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得出来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要求一个多边形的面积时,先看看这个图形是否在方格内,如果在方格内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数方格;不在方格内的话,可以利用平移、拼凑、割补的方法入手考虑,利用自己学过的公式,进行求面积环节。
2.2丰富课堂授课的形式
倘若课堂授课的形式过于单一且固定的话,学生了很容易跟不住教师的节奏,也会出现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行为,这次教师就需要稍微丰富一下课堂授课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以教师讲解为主,很少让学生们参与讲解题目,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让学生能参与讲解题目的机会。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授课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授课的压力。比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时,但是可以先为他们提供几个脑筋急转弯,看哪位同学答得又快又好可以进行小组加分,问题是“我把一个苹果分成了两半,每份占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我把一个苹果分成了三半,每份占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我把一个苹果分成了四半,每份占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等到他们回答完毕之后,进行下一轮的问题“如果老师要把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再平均分成三份的话,那每份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呀?遇到这个问题大家来想一想如何解决呢?”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演算纸上画一个圆代表苹果,看看如何计算除法,通过等分物体时就能得出除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利用第一位数乘以第二位的倒数。为了巩固他们对除法运算的运用,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位同学来上黑板计算数学题,剩余同学在自己的演算本上计算,等到学生们计算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你上黑板演算的同学进行讲解。等到这位同学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先把答案汇总起来进行验证,最后对周围同学的讲解进行补充。
2.3给学生时间去吸收知识
参与式课堂教学,不光要求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跟住教师的节奏去学习知识;也要求教师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去吸收知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师讲解知识之后立即理解,马上会运用这个知识点,他们需要时间去吸收去消化这些知识,他们利用充分的时间去消化知识对下面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完某个知识点后,给出几分钟让学生们在理解一遍所讲解的方法,通过再来一遍能够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思路去思考问题,教师给出这短短几分钟的回顾时间,不仅能帮助学生们再一次吸收消化某个问题,而且也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逐一攻破难题难点,帮助他们消化学习的重难点,对日后的学习也是有所帮助。
【结束语】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要求教师找到教学方法的误区,其次教师在根据现状进行优化调整教学策略,积极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和谐亲切的数学课堂。与此同时,也需要调整学生们的学习态度,通过语言鼓励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去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侯健.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695(07):296.
[2]王茂.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学周刊,2019,No.398(14):64.
[3]魏海荣.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