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课分组竞赛与鲶鱼效应的探索 ——以三角函数复习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蚁惜旺
[导读]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
        蚁惜旺
        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515829
        摘要: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期末复习学生精神状态差,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引入分组竞赛机制带动鲶鱼效应,学生参与课堂积极高,教学效果较佳。本文以三角函数的复习为例对分组竞赛机制的开展进行具体论述,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鲶鱼效应;分组竞赛;三角函数复习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期末复习正是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学生精神状态差,上课总是无精打采, 提不起精神。此外学生经过漫长的一学期的学习,到了收尾阶段,学生或多或少出现疲惫或厌学的现象,发下去的练习卷也懒得去完成,等着老师上课讲或板书时来抄,没有动脑筋去想解题思路或方法,这样的效果是极差的,作为教师心里甚为担忧。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能否引入竞争机制,带动鲶鱼效应。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课堂中引入小组竞赛得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以三角函数的复习为例进行论述。
一、情境呈现
1、分组
按照现各班的座位,分为3组,以各组长为负责制。各同学得分归入所在小组。
2.制订得分标准。
(1) 得分原则,上课老师提出问题(一般是练习卷的题目),同学们可抢答,回答正确        给小组加5分;解答题满分为10分。
(2)题目有不同解法的可酌情加 5分;能指出已回答问题的同学的错误,老师可根据情  况给1-3分
(3)为鼓励更多同学回答,回答错误的不扣分。
(4)各小组比赛结果公布在黑板上,每节课的得分实行累积制度,由学习委员负责统计
(5)各同学得分也实行累积制度,由数学课代表负责统计,可在学期数学科总分中加分。
(6)当出现多人抢答时,得分高的小组让给得分低的小组

3、教学片段

教师点评:三位同学都可得5分,甲体现画图的能力,乙同学是把它作为解答题来处理
数学转化、计算能力强,丙同学采用特殊值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二 、利弊分析
(一)优点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上课加入了小组比赛,并且有得分,学生你争我抢的意识增强了,尤其是练习卷里面有难度较大的题时,就会有不少学生涌到办公室来,不仅问问题的多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因此极大提高了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和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因此这种上课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了各类学生上课的关注度。
(1)提高了优秀生的关注度。以往讲题时,会做此题的学生往往心不在焉,但有了这种模式后,会做此题的学生也听得认真多了,因为他们要关注上黑板讲解此题的同学的做法和自己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就要抢着举手,上黑板讲解,好给小组额外加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上课的关注度。
(2)提高了中等生上课关注度。中等生深怕拉了小组的后腿,也会提前做一些工作,或问老师或问同学,上课也不敢有丝毫马虎,毕竟谁都不愿意小组得分最低。
(3)提高了学困生上课关注度。以往学困生上课经常打瞌睡,实行这种方法后,课堂气氛活跃了,他们能认真的听讲或认真关注黑板上同学的解题过程,看看是否有符号写错,以便及时纠正,为小组得1-2分
3.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用这种方法教学经常会一题多解。第一个讲解的人讲完以后,若有不同的做法,还可以举手上来讲,讲对的,也可以给小组额外加分,学生把这叫做抢分。抢分就给学生多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因此有时一个题学生能讲6、7种解法,甚至更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有时不得不阻止,学生还意犹未尽,下课了围住老师继续讲,尽管此时已经不加分了。可以说,有了这种小组竞赛的模式,确实能将一个题挖掘的不能再挖掘了


(二)弊端
(1)因三角函数中的公式较多,应用也灵活,如一些函数的表达式应用正余弦倍角公式可得,这个过程较紧密。在实施分组竞赛过程中,由学生直接把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对于中下层学生而言会出现理解障碍。若缺少教师的详细讲解,会使知识链中断。
(2)这种方法美中不足的是进度会较慢,让学生讲,本身就慢,一道题再让学生讲不同的解法就更慢了,因此在备课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总之,课堂上进行分组竞赛这一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主动地学习,也能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更善于思考,更重要的是,实施“小组竞赛”这一模式能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1]姚金环.数学复习课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