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陈小丽
[导读] 由于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进入教育信息化的2.0时代
        陈小丽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533400
        摘要:由于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进入教育信息化的2.0时代,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并且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高度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价值,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加大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与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探索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发生了一些改变,首先,基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更加要求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其次,新课标的整体思想更加与时俱进,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理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智慧的进行数学教学,最后,新课标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要精通信息技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加的容易。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学习的内容更多也更深,因此需要学生逐渐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拥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但是,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虽然很多学校都已经积极地引进了信息技术设备为教学服务,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这就导致这些设备形同虚设,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国家在大力发展科技的同时,对于高科技引进教学也非常重视,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科学技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没有发挥出科学技术的教学优势。
二、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精心制作课件,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功能,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课件,利用图片、视频与声音等资源形成良好的展示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对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升。同时,教师按照微课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有效整合,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供学生的课后知识巩固与复习,直到学生将所学知识全部内化。


        (二)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
        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身的创造性,让其能够最大限度的融入课堂,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学生提供教师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的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初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可以用实验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奥秘,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接触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意识。当然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认识到计算机软件并不是演示工具而是学生进行问题探索和理解的工具,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或者是进行相应的计算,这样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一节好的数学课必须以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指引,这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其教学目标应该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也是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最终目的。而短期目标则是每一节课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任务目标的制定时,要将长期目标分割为无数个短期目标,让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在制定目标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水平,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目标,杜绝“一刀切”的情况,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要用统一的评价来制定短期目标。
        (四)构建中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新型网络课程
        其中包括“高频考点微课”“尖端学生优课”“数学文化短视频”和“几何画板探究性实验课”等,形成学生真正需要的高效视频教学平台;数学网络课程具有可重复演示性,利用微信公众号、钉钉等服务平台,以微课的形式每天推送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学生可根据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课业负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利于教师构建高效、趣味的数学课堂,实现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明显提升。通过数学教师将具体的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合,为学生呈现出全新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更为直观、轻松的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同时进一步突破对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学习,以此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成就感,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兴趣,最终保障高质量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曲秀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内蒙古教育,2019(02):76-77.
[2]刘维平.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导学,2018(26):21.
[3]冼东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J].散文百家,2018(09):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