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陕西省西安中学 陕西省 西安市 721000
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挖掘梳理所教学科的思政元素,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中学化学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目标[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素养的“五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独特性。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如何将高中化学“课程思政”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高中化学的课堂育人价值最大化?我觉得化学思政教学应该从以下这四点作为突破:
一、化学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教授也曾多次讲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而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兴趣不是天生的, 兴趣的差异主要是人的生活实践不同而造成的.化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就会对有关事物优先给予注意,而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产生了兴趣.浓厚的兴趣能促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知识,能促使学生对学习和工作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能使学生视野开阔[2] ,例如在《苯》这一节中,可以引入苯环发现的趣事:据说凯库勒灵感来于一个梦。那是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时,一天夜晚,他在书房打瞌睡,眼前有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衔住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然醒来,接着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又忙了一夜。对此,凯库勒说:“我们应当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这些趣味横生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和趣闻,不但能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加深对某些科学理论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其中的道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树立目标,激发家国情怀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人民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金属的冶炼、提纯,火药、造纸的发明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学技术应用。对于各种矿物的识别及其主要化学性质的记载,我们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化学家。
如发明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他解决了索尔维制碱法中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把世界制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赞誉。我国的催化剂之父闵恩泽,他指导完成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屠呦呦院士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我们化学人的骄傲。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某些关键领域,中国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某些差距还在不断加大。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课中,当讲到硅单质芯片是半导体的材料时,我告诉学生们当今我们的芯片工艺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需要在座同学们好好学习,争取早日制造真正属于我们的“中国芯”。通过介绍我国人民在科学事业上的卓越贡献,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认识到科技兴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们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
三、学以致用,彰显责任担当
化学的最初使命是造福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理念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于化学相关问题的求知欲和困惑也越来越多。然而化学与日常生活实践又紧密相连。卤水为什么能点豆腐?铝制餐具为什么不宜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及咸的食物 。“84”消毒液洁厕灵能否混用,是否能达到1+1>2的杀菌消毒效果?这些生活中的“化学小问题”俯拾即是、形象生动,而且涵盖课程的多个知识点,非常适合构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实效性。将这些案例在课上分组讨论,既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相关的理解及解决方案也能被同学们辐射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深度学习、造福社会的内在动力,不知不觉中厚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四、明辨是非,凸显学科价值
很多人谈化学色变,一提到化学就是毒,污染,爆炸。但是作为一个具有价值的学科,我们要教会学生明辨真伪,利用学科知识认识到化学的真正价值。体现化学对社会的贡献。氯气——黄绿色有毒气体,第一次毒气战的罪魁祸首。然而由于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多种多样的含氯化合物,因此,氯气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物质。SiCl4,GeCl4,TiCl4分别是提取高纯硅,锗和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在有机化工中,氯气还是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和药品的重要原料。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人们熟知的空气污染物,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但是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在我开设的《舌尖上的化学》选修课一节中,学生对于砒霜As2O3的认识就是剧毒物,可殊不知它能够治疗白血病,2020未来科学大奖又有“中国诺奖”之称在北京揭晓, 88岁的张亭栋和96岁的王振义摘得其中的“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化学并无毒害,毒害的是一些人的心。而这些不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去正确看待化学,学好化学的意义所在吗?
参考文献
[1]刘清环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初探》,《创新教育》2019年第2期。
[2]张嘉同 .《化学 — 人文精神的韵味》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旧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