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
安徽省池州市第三中学 247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身心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数学教师的角度,以班主任管理为基准点,探讨数学教师开展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数学教师;初中班级管理;方法分析和探究
引言: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初中生承担的压力和任务是较为沉重的,而且教师也需要完成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重任,同时也肩负着班级管理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在双职业生涯的影响下,班主任管理的事务要更加多样且复杂,是普通教师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当如何协调好教学任务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引导班内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讲,数学教学具有更加明显的逻辑性和实践性特点,抽象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思想教育的内容,而且德育元素的占比也并不突出,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各种信息,展示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思想的良性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方针。再加上,初中生大多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每一名学生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所以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性格会更加任性乖张,甚至会把外界对个人的照顾当做理所应当,提出任性且无理的要求。同时,初中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也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是有所不足的,他们并没有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时常与同学产生冲突和矛盾,从而让自己的情绪跌到谷底,影响学习成绩和质量。对此,数学班主任就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学生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引导学生勇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在教学中灌输德育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养成友善的为人处事态度,缓解与他人的友谊和关系,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引导学生调节学习行为
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例如学生自身的智商,知识掌握的数量,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手段等等,然而这些条件并不能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区别。在这其中,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个体探索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行为。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应当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也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当遇到问题时,要有能力做出有效的反应,判断问题的本质,并作出辨析和处理,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懂得控制自身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步伐。对此,数学班主任就应当从元认知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也掌握这种认知的方法和技巧,调节自身的学习状态[1]。
三、塑造平等且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为学生塑造更加开放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筛选教学信息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要把抽象的新知识转化为具象性的内容,而不是将其以定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也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保留充分的思考空间和余地,要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挖掘,自我分析的趣味性,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乐趣。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懂得利用归纳法,观察不同的数学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经验和规律,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甚至是对原有的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迸发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思维火花,构建创新型的现代化课堂。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与第三个角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先为学生设置相应的习题,然后让学生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寻找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主动调取新旧知识,养成推理和证明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本身就伴随着许多趣味性的德育故事,因此,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名人的轶闻趣事,让学生从中懂得,知识探索的艰辛和不易,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暂时从紧绷的神经中脱离出来,体会数学发展中蕴含的客观真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理解古人的坚持和奋斗精神。再者,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前沿成果,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
四、设计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数学知识本身就蕴含着许多逻辑和定理,所以也需要学生集中精神和注意力进行理解,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从多个角度分析知识的内涵和本质。再加上,从数学体系的构建来讲,知识的解读和思考活动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数学问题的求解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因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灵活运用各种定理和公式,并据此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教师需要定期为学生提供新奇的学习材料,实现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自行对材料进行摸索和研究,并总结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班里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探索的乐趣,也可以让学习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此外,教师在课堂实践的时候,也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为不同的小组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推动学生的团结协作,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凸显出班级的纪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班主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专业化教学和班级管理深度结合到一起,并在不断探索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不足。本文通过德育元素的渗透,学习行为的调节,教学氛围的塑造,教学管理的优化,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初中数学班主任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兼顾了数学课堂与班级管理的共通之处,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伟. 浅谈初中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5):129.
[2]才让草. 初中数学老师作为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9):P.158-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