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唐兆燕
[导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唐兆燕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好的教育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基于STEM的高效课堂教学成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且先行的教学模式与思想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必须不断做出改变,顺应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要求,制定合理、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最终教学任务,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STEM;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1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首先,教师要想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思想方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的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各种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促使在自身的脑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实现学生更好地接受专业化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深入地探究和学习。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让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促使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拓展解题思路,像整体思想、数形结合等,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应用各种思维能力,强化自身的运算意识,实现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这对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有着深远影响。另外,教师应及时地优化和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顺应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作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应注重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模拟生活情境,锻炼学生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充分把握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构建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从而降低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开展“垂直”这一课的相关教学时,笔者运用情境教学法设计课前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一条河流与一块麦田,提问:“同学们,现在假设你是这块麦田的主人,需要将这条河里的水引入麦田进行灌溉。麦田的进水口在这个位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怎样修建渠道最短、最节省力气呢?大家思考一下,举手回答。”这样,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理解了“两点之间,垂线最短”的有关知识,还可以锻炼在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数学能力。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指导下,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3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的大小事件与数学密切相关,尤其是基础数学,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把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生活事件与材料为载体,更能让初中生学以致用,明白学科学习的意义。例如,教学统计这一章节时,能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计算题的基本背景。教师可以选择福利彩票的中奖率作为课堂引子,先通过介绍彩票中奖机制与基本工作原理,给学生科普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并让其提高注意力。
4激发学生兴趣,创建高效课堂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伙伴。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性。部分学生由此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长此以往下去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情境的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出发,提出问题,采取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写出一个问题“在荒地上创建一个游乐场,这个荒地长12米,宽7米,要求游乐场的面积不小于荒地的一半,请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形成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中提出了将游乐场建成正方形、矩形、圆形等多种形状,通过这样的提问有效的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生活中就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需要学生联系实际,多方面考虑,去解决相应问题。教师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问题,体会到学习的魅力。
5 将多学科进行融合
        STEM教育同样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初中课堂中多表现为小组合作。这种教学结构通常能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更灵活、更包容的学习空间。小组内合作能够使每一名同学都加入其中,也能够带动少部分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加入进来,而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更是使班级的每一个人都加入学习过程中。讨论与探究的过程能够完善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使其获取新的学习技能。与此同时,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自然融合,倡导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理念,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早在之前就有人提出,将STEM更名为STEAM,即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内加入艺术这一门学科。将艺术融于科学技术,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结构,打造全新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结束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充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教育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以及注重教学工作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能够激发出自身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仲遥东.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2]李红平,高攀.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STEM教育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018(001):49-52.
[3]刘俊.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No.65(03):9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