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亮
山西省介休市第二中学校 山西 介休 0320000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教学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并且以翻转课堂的应用最为突出。对此,本文也将以翻转课堂的实践为切入点,立足于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对翻转课堂的具体概念进行简单叙述,并探讨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数学教学;应用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日益结合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在于简单的口头讲述为本位,而是更加注重多媒体和大数据的应用,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鲜明的思路。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要尤为强调与翻转课堂的深度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混合教学的课堂模式。
一、分析翻转课堂的主要内涵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翻转课堂,主要是以教学视频的录制为基础的,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搜集并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预习,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效结合。翻转课堂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产物,能够有效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言堂的局面,推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平等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翻转课堂也能够帮助教师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浏览,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
二、分析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优化课前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不能一味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宰者和掌控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遵循基本的改革精神,对现有的数学教材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更加完善的资料库,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录制视频等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同时,在设计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保证画面的分辨率,保证色彩搭配的合理性,要结合中学生的发展要求,设计出难度适中的在线练习题目。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把习题的设置,集中在相切,相交,相离这三个不同的位置状态上,引导学生对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识别。并且,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把知识点的讲解放在判定定理上,要让学生懂得从直线和圆心之间的距离,圆的直径和半径这两个重要的解题点入手,让学生判断圆的交点。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适当拓展视频中覆盖的知识范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回忆以往掌握的基本技能,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认定来看,教师就可以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切线方程的知识,让学生在线练习题目,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措施。
尽管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有效拓展自身的思路,但他们也会跟随视频中的讲解,了解大致的框架,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后续的课堂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优化课中组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探究能力,并且自我意识也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更应当打破思维定势,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辅助学生的实践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推动内在学习向着外在消化顺利转变。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审查学生课前测试的结果,并划分成不同的作业结构,据此来设计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为他们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勇气和自信,主动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正式开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也应当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一致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分组探究,圆心距d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2]。而小组成员在接到任务之后,也需要进行分工,各司其职,负责不同的探究任务,一名成员可以负责搜集圆心距的相关资料,一名成员可以负责绘制直线和圆在不同位置关系下的图形,一名学生可以根据已经搜集的资料来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途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一名成员都能够参与讨论和交流,互相交换自己的搜索成果,分享有益的经验,并辨证比较和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案。教师也需要对小组进行巡视,一旦成员的讨论出现了冲突和矛盾,要及时给予启发性的指导和辅助,保证小组的解题思路能够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开展课后评价,拓展学习深度
教学评价是检验翻转课堂模式应用成效的重要参考,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有效工具,在整个课堂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对此,教师应当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多个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研究成果,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完成的质量,在线成绩的高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情况等等,给予学生最为客观的参考。然后,要根据基本的评价结果,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为下一堂课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参照,由此来发挥出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完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通常会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概念性的知识,但在具体解题的过程中,却并不能根据相交,相切和相离,这三种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仍旧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对此,教师就可以在下一堂课,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技巧和经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翻转课堂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策,也是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组织,课后评价这三个阶段,论述了翻转课堂的应用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结合了初中生的学习特征和认知规律,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抉择,仍旧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情况来科学取舍。
参考文献:
[1]梁娟.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8):132-133.
[2]施健. 探究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