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坤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第三中学 029300
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是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非常有利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数学,并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学法辅导之下,不断的提升自己学习能力,并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背景,探究对学生学法辅导的策略。
关键字:初中数学;学法辅导;策略探究
引言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体在数学课堂中是指教师教学生数学知识,不如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才能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教学的方法,将数学与学生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做到在“感悟”中学习数学内容,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但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数学课堂的效率难以达到理想化的要求。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理解能力不足
初中数学知识不同于小学数学内容,且逻辑性和抽象性要更强,因此,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对于小学升初中的学生来说,要充分的掌握和学习数学知识还存在一些难度。但是初中的知识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一定的规律和联系性,主要可以分为代数和几何这两方面。例如初中数学课本中二次函数三角形面积求解中,即融合了代数又有几何方面的内容。可见,初中数学课本内容有很强的联系。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了解公式和定理,不仅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会很费劲,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有效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独立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存在着很强的叛逆心理,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但却缺少经验。部分教师采用更能多的教学方式是以“灌输式”教育,按照数学课程的大纲要求讲解知识。生硬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疲于接受数学知识,也难以提升集中注意力听讲,久而久之,学生自身对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有所降低。
二、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特点,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的研究初中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并通过改善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时的给予学生辅导,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一)数学学习生活化,提升学生积极性
数学是从人们的生活中衍生出来,数学知识也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并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实际的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的开展数学知识教学。
例如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初中生对信息技术显然有很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信息网络来设计数学题目。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函数”这方面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数学问题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小明家庭网络传输的信号的速度为267kb/s,下载30分钟的视频需要35分钟,小明想用25分钟的时间,下载同样的视频,需要小明家的网络传输信号速度达到多少?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当中,并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来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内容。比如,学生在学习矩阵这一内容时,家搜偶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学校一共有12颗树,需要种成4排,每一排需要有4颗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实际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通过课前、课后和课外的辅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能力地提升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数学课本的教学内容相较于小学来说抽象性更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尤其是数学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之前没有任何的概念,如果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就讲解概念性的知识,学生自然很好的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注重数学课堂中的辅导,并衍生到数学课程之前和课外的辅导,让学生从数学课堂不同的阶段深入的了解数学概念知识,从而有效的理解数学概念,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二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内容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预习。针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特点、公式等方面列树状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预习的过程中画出自己存在疑惑的位置,在之后教师进行讲解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能力薄弱之处,达到课前辅导的作用。其次,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衍生,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知识点的组成结构,并结合“二元一次方程”例题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内容;最后,教师要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并进行一定的测试。教师可以选择较为拓展性的练习题目,比如需要学生通过阅读题干来获取信息,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如果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题目,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对于课后的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列出一道题目,在下节课程开始时,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进行解答,让学生能够学会推理和反推,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主要的目的是为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主动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明确学法辅导实质性的含义,并通过教学生活化,以及不同阶段教学辅导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攻克学生知识薄弱之处,学会用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步秋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13.
[2]陈明娜.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探究[J].数码设计,2017,6(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