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珍英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镇第一小学 322100
摘要: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各科教学注重突显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而在实践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实施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一环。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想要抓住教学重点,教师应注重采用有效的提问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并认真聆听教师解答,锻造思维力,才能保证教学提问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提问有效性
前言: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在新课改背景指引下,通过引导并实施教学提问策略,使教师教学重点清晰,激发学生数学教学中探究热情。基于此,提出有效性的问题,才会让学生数学思维有序发展,提升学生逻辑能力。同时,教师应不断通过教学实践,从教学前设计提问、趣味性提问、提问难易程度及提问有效价值等几个环节,进行深层次研究,实现提问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教学价值,以此保证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提问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前详细设计提问,保证提问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注重课堂问题的设计,以保证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针对即将教授的新课内容,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基础上,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应起到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提出,不断融入到新课教学中,完成当堂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环节中,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中,提出来后要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起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应做到提问内容目的清晰、启发性强的特点,保证提问有效性。
(一)提问设计的教学内容目的清晰
教学提问设计内容应在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基础上,设计引导性问题,问题的提出应有启发性,目的明确、清晰,以启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为基准。同时,设计的提问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课教学内容及对相关联旧知识的回顾,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如,教师在设计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提问时,在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图形认识这一旧知识的迁移设计,提出问题“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这两种多边形与我们学过的哪类图形关联性大?”以此步步引导学生对提出问题有效性回答。同时,在设计时应考虑学生在找到所设计提问答案之前,教师应以启发学生对所提数学问题探索的欲望,目的是引导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获取到新教学内容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二)设计提问内容应具有启发性
提问的灵魂就是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无效的。教师在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在教学提问设计时应注重设计可以让学生按所提问题,思路清晰地思索、探究,找到问题解决办法,使其自然引到教学新内容中。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受到强有力启发,并得到数学思维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知识重难点,找到各知识点间的融合点与矛盾点,为设计出启发性提问找到可突破点,进而使学生在了解是“什么”基础上,还可以发现“为什么”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还可以通过设计多思维导向、途径、结果问题,以此强化学生数学思维,锻造学生创新性数学思维能力。
如,教师在设计五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这时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时,即可针对提问的启发性来设计提问:应用题中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每天需要怎么看?总计看了多少,剩下的该如何合理设计?通过这样有理有序引导启发,使学生提升分析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启发性提问设计,实现提问有效性。
二.教学中提问趣味性是提问有效性关键性因素
基于小学高年级的特点,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提问环节中,教师应以趣味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课堂学习中,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起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很快融入到积极思索中,并不断探求,找到问题根本。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以问题的趣味性开始进行提问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数学教学提问内容别致有趣,使学生在有趣愉快中完成问题研究。
如,教师在六年级数学好玩章节中的 《反弹高度》教学提问时,在进行新课时,就可以通过课前设计提问时准备的各种球类,并以球的跳起回落为契机,找到学生兴趣点,以此提出问题“这些球到底能弹多高呢?、在相同高度自由落下篮球和乒乓球后,谁的反弹会更高呢”形象直观让学生步步进入反弹高度学习中。这样通过趣味性提问,不仅让学生借助提问展开丰富数学联想,还可以引入深层次探究中,扣住学习重点,解决数学问题。实现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
三、教学提问内容应难易适中,使提问有效
教师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出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出难易适度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太过简单就无法激起学生摊就兴趣,进而无法达成提问的有效性;而提出的问题如果太过高难,只有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解答,这样也无法达到提问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提问时,应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就所提出的问题在思维能力与探求能力上有所发展,达成提问教学有效性。
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习《圆柱与圆锥》时,有的教师就会只是依据教材中的图片进行简单提问,而不进行设层次引导,学生针对这类提问的感受也仅仅停留在教材图片中,无法找到深层探究点。而如果教师针对圆柱与圆锥提出高难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如同听天书,更是无法进一步思考。因此,针对这节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前设计,提出合理有趣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步步引申进问题思考中,进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提问有效性突出。
四、提问有效性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价值
(一)提问有效性,促进融洽教与学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时刻保持信息间互动交流极为重要。才能对教学活动实施有效,而教学提问就是教师与学生间最完美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手段。因此,教师应从自身角度讲,通过有效提问发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如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程度、对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等等多方面发现教学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有的放矢;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设计的提问中检查自己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提问是教师与学生间互动沟通、融洽关系、协调教学活动有效手段。
(二)有效提问提醒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应用的又一重要价值是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积极提醒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讲授的十几分钟中或自主探究的十几分钟中,很难保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教学参与。因此,教师适时的提问,通过其启发性。趣味性特点有效地把学生拉回到教学中,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
(三)提问有效性锻造学生数学思维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的提问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进而思维也被带动的活跃起来,启发学生思维能动力,培养观察思考能力与积极探究能力,在启动学生思维活动中锻造学生数学思维力。
总结:
通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师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从数学教学前详细设计提问、提问趣味性、提问难易程度适中及提问题有效性在教学中价值等几个环节,进行深层次研究,进而实现提问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有效,保证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锻造学生超强数学思维力。
参考文献:
[1]杨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17):234-235.
[2]陈丽贞.浅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76):60-61.
[3]格桑罗杰.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性提问教学[J].文存阅刊,2020,(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