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现龙
山东省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节奏,对学生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课程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适应新时期课堂发展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成就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而努力,为学生热爱学习数学而奋斗。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佳,常常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一、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相应改革事业如火如荼,但一部分教师难以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加之能力有限,只能做到单方面的知识输送,有限的课堂无法考虑到是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仅在数学教师的掌控中展开学习。数学这一学科具有抽象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依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中存在一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于一些事物的概念以及数学公式,只要求学生硬背,缺乏对这些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的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面对一系列的知识点缺乏学习的趣味性,反而有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才能在学习中脱颖而出,才能切实地学会数学知识。当前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方面有一些不足,部分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一味地依赖教师的讲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是众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引导学生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数学学习氛围的方法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都是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加以运用,以促进数学效率的提高。
二、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课前预习,使学生熟悉课本内容
对于课前预习,很多的学生都是不陌生的,很多的学生都运用过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课本进行预习,以了解课本内容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由来已久,这种教学方法经过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取得过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数学教学效率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使学生熟悉课本的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教师的课堂授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预习的是新课,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预习的指导,以使学生可以高效地预习课本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高效地预习课本内容。例如,学生在预习“分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可以高效地预习课本内容。在预习中,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分数的预习首先应该理解分数的概念,这是一节新知识,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分数的概念才能有效地预习。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这三部分构成了分数,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掌握这三部分。在预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列举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这些简单的分数有助于学生熟悉和了解分数。
学生经过了高效的课堂预习,在课堂上就容易听懂教师的授课,就可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课堂及时提问,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应避免在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教师如果只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将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及时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数学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长方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课堂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自己所掌握和理解的长方形的特征。教师通过提问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长方形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答案提出合理意见,并在接下来的长方形知识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当讲解完正方形知识后,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照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在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教师可以抽取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知识来认识正方形,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开展有趣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要想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关于长方形的面积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来到学校篮球场,计算篮球场的面积。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测量工具,让学生利用工具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篮球场的面积。这样的活动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及时总结反思
一方面,教师要学会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努力分析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困惑,要做到及时而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查看、分析、汇总学生的学习内容记录、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的交流情况等数据,做到对各个学生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惯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方面的不足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学习需求,因人而异作出相应的学习指导,及时疑难解惑,并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要关注听课教师及学生作出的教学评价。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很难做到兼顾,未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难以监控授课的整个过程,自己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修订。听课教师则能关注到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帮助授课教师掌握更多信息。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授课过程,学生才是了解最多的,所以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点是否讲解到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否足够,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现数学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兴艳.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79-80.
[2]樊先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N].山西科技报,2019-12-31(A03).
[3]冉琼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9.
[4]党治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28-229.
[5]金松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8(2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