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伟
(浙江嵊州黄泽中学 浙江 嵊州 31245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促进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是教育工作也在积极融合信息技术,试图借助信息技术来推动现代教育工作走向深入,实现新的教学格局。现代教学背景下,教育体系基于社会原因和自身改革发展要求两方面的原因,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学工作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物理综合能力素质。为了实现新的教学效果,教学工作提出了以微课与物理教学的融合提升物理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希望借助信息技术下的物理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有效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在加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于是,“微课”得以出现,从而为教学活动出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在新课标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下,物理学科作为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更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从物理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学以致用的能力,逐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始终致力于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以新方法、新理念助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期更好地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
微课的发展正是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有了清晰的把握,同时也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丰富学生的物理视野、开阔学生的物理思维有很积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立足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使用微课,发挥微课最大价值,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合理化教学方法。
(二)优势互补,丰富教学内容
微课内容资源丰富,在依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发了各种形式不同、重难点不同的微课资源,有效开发了整体的物理教学资源,构建了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体系,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使其发挥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中的最大意义。
(三)提升信息化素养,助力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
微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学生可以在课下自主学习,这一学习形式扭转了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深化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于教师而言,改善了教师传统的说教方式。在网络时代下,教师也更注重信息化教学,以更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感染了学生对信息化学习的兴趣。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经过初中物理的洗礼,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后,对物理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相较于初中阶段来说,难度有所提升,知识的抽象性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学习方法的转变更加重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百利无一害。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教学视频。然后,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些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解决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探究兴趣。
以“向心加速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原理、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等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由于这些知识原理较抽象,怕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因为难学而自暴自弃,所以在视频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先将自己的难点记录下来,之后拿到课堂上让教师进行针对性解答。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有效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课中答疑,发展物理思维
物理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教育难点,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严谨性特点,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强的要求。故此,教师若想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就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具备参照性质的物理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体悟到物理知识的内涵要义,为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基。具体来说,教师可加强微课的教学渗透,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在整理和归纳学生预习难点的同时,依据信息技术之便,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将那些抽象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更形象化和动态化的方式进行展现。
例如,学生可以将课前预习遇到的难点“如何确定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如何具体应用等”在课上提出,教师直接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以形象化的教学形式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研究力的方向和合力的方向,教师再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化。
(三)课后延伸,深化物理认知
相较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理不管是在知识的深度、广度,还是在知识储备上都有着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也使得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加上授课时间限制,教师不可能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地讲授,所以会导致一些学生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为其后续的物理学习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把握物理知识难点的同时,将其打包成系统化的微课教学包,然后上传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观看,加强对知识的巩固。通过这样的方式,突破物理课堂的教育壁垒,为学生物理素养的有序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助力。同时,教师可将班级网络群组作为平台,定期与学生展开知识点的讨论,了解他们的疑惑之处,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深化他们的物理认知,促使其物理思维以及素养均得到良好发展。
三、结语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既便利了师生的教与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以及提升教学质量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以刚.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125-126.
[2]周斌.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