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罗青梅
[导读] 中职属于技术类专业学校,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
        罗青梅
        陆丰市碣石新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属于技术类专业学校,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此,教师要将专业课程和德育教育进行结合,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专业性强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课堂;专业;内容

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为了促使中职德育教学和专业课进行融合,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促使他们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从而使德育教学和专业课程共同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学生们的基础能力相差甚远。一些学生早就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一些学生则连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选出几名优秀的学生来当自己的小助理。在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布置了让学生互传电子邮件的任务:A将自己的名字发给B,B再将A发过来的信息填上自己的名字发送给C,以此类推,直到整个小组所有人都完成了邮件传递。教师可将小助理们派到不同的小组去,调查这些组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发现有未掌握的内容,则帮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此外,教师也要在班上进行巡查,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充分信任学生,能促使这些基础好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学习,完成自身的任务,而且能协调配合教师帮助其他同学,这就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积极性,也融入了德育教育的元素[1]。

二、适当调整教材案例,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中职专业课上,学校和教师可适当的调整教材的案例,促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除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比如针对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情况,可适当调整其中的教学案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的第一部分内容讲解了职校起航,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成为业界最优秀的人”。为此,教师可根据护理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前搜集有针对性的案例。可为学生展示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们辛苦奋斗的视频,以及南丁格尔的介绍视频,促使学生理解医护职业的伟大,帮助他们建立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秩序。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介绍护理专业往届优秀学生的事迹,使得他们能认识到专业的前景,树立正确的榜样,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专业课和德育教育进行结合,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教师不仅仅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也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同时,学生也能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内容和细节,树立一定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
     比如针对幼师专业的学生,教师可利用假期的时间,组织他们前往幼儿园进行参观,听幼儿园教师讲课,了解基本的幼师岗位职责要求,以及具体的工作细节。

其中包括怎样照顾幼儿、教育幼儿,以及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技能(音乐、美术、舞蹈)等等,并且熟记幼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参观了幼儿园,校园的细节和装饰让他们感叹不已。在看完幼儿们的跑操之后,幼师专业的学生前往多媒体教室听课,听专业的幼师给幼儿们上语言课,了解幼师们如何教育与引导幼儿。最后,专业幼师再抽取几名学生,让他们教会幼儿们唱一首完整的歌[2]。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幼师专业的学生形成了职业道德素养,也对幼儿产生了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德育水平。

四、贯穿职业要求和规范,开展职业法律教育
        会计专业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的职业,所以针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在专业课上贯穿职业要求、规范,促使学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同时,这也是中职专业课程的德育内容。
        举个例子,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将案例形式展现给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的会计违法案件,比如蓝田股份、银广夏等上市企业的财务造假案,穿插到“基础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等课程中去。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责任,突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内容。使得学生不单单只是掌握专业知识,也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此外,还可以拓展和延伸《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法规。并考核学生关于会计规范的履行情况,在考核中计入会计责任内容、法律法规条例等。促使专业课和会计职业规范、法律法规进行结合,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

五、要求学生精益求精,形成一丝不苟的态度
   机械加工专业是一门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若是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就可能对整个机械的运行产生影响。也因此,教师要在专业课程中促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
        比如在机械加工专业中,有一门课程叫“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其实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零件的制造误差,以及公差概念,和使用要求之间的关联性,解决生产成本和质量、利润之间的冲突。若是其中的零件精度不够,则容易对机器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用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仔细研究极限和配合,以及行为公差、表面粗糙度、技术测量等。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明确粗心大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也要联系实际,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形成专心致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3]。
        
六、结束语
   在中职专业课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元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在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时,也形成爱岗敬业、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业明,李蓉,冉鲜,陈荷玥,刘婷婷,张微舜. 中职德育课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实践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1):52-53.
[2]屈恩弘. 结合专业特点上好中职德育课[J]. 新课程(下),2015,(05):116+118.
[3]孙小宏. 中职德育课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途径探究[J]. 教师,2014,(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