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燕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五中学 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中包含着很多的物理科学知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教学,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教育。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够引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独立的获取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的丰富知识,形成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逐渐加强了关联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在课后要强化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从高中物理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在生活中很少进行再学习和实践的,也就是不具备主动学生的能力。对于这种情况,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努力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别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的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学习的基础不同、个体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些个体的差异性就给实际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佳的教学策略。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单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方法上缺少创新性和多样性
一般来说,物理属于自然学科的知识范畴,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和学习难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运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容易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会阻碍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不能真正的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共识。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上,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些教师还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能和思维的培养和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不利的。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在因材施教中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全面的掌握学生的个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物理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积极独立的思考,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教师要注重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其一,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独立去思考,培养学生从物理变化中去探寻物理规律的能力。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据实验中呈现出的各种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逐渐探寻助蕴含其中的规律等深层次的知识。
其二,分层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的感知外面的世界,并注重加强和物理知识的关联,让学生在更大的学习空间中,培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不仅是对学习内容的深化,也是对学习内容的实践过程,在更大的学习空间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千方百计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实现多样化教学,努力推动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士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职业,2018(25):64-65.
[2]郭文莲.职高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