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赵丽芳
[导读] 数学无论在哪一个教育阶段,都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
        赵丽芳
        庆云县实验小学 山东 德州 253700
        摘要:数学无论在哪一个教育阶段,都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并且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有着积极的培养价值。而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系统中最简单基础的教学内容,正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打下扎实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科教育价值和学生的发展特征,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各科教学除了要完成知识教学之外,还要发挥学科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数学作为小学生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有着积极的培养价值。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思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办法,达成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信每个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而这句话到底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笔者认为兴趣不光光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还能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如果想要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非常重要。这样学生才会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到思维训练,逐渐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掌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经常会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计夺目的导入内容
        小学生对色彩鲜丽,具有音、画的内容充满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结合学生的之一特点,笔者在新课导入环节会引入一些吸引学生眼球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时,笔者首先引入了生活中有角存在的画面和带有颜色的角图片,以及教材中比较新颖的内容,并询问学生:通过这些画面你发现了什么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角,让其对角的大小有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趣味性竞赛活动
        小学生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好胜心比较强,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竞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比较方法分享给大家,谁总结的方法越多,将会得到教师的奖励。这种方法很快的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例如“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时,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内容,所以会进行一些表内乘法的计算。在开始新课之前,笔者会为学生出示相应的复习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问题的答案计算出来,解题最多的学生获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还快速的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二、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由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不足,再加上有些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概念、算法等知识内容的内涵,进而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将知识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情境创设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情境模拟和故事情境这两种最适合小学生。
        (一)创设情境模拟活动
        情境模拟活动就是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实际情况相贴近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处真实情境中一般,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并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进行“乘法运算”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店员和顾客。顾客将自己需要的物品拿到前台结账,店员要根据顾客实际商品价格进行计算。这个过程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运算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故事情境内容
        针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内涵。例如:“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三角形、长方体、圆形等等比作小朋友,有一天这三个小朋友去参加运动会,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讲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为其推荐适合的运动项目。圆小朋友说:我圆圆的,没有任何角......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讲述图形的特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组织课堂实践活动
        通过相关心理学教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感官越多,其学习效率越高。所以,组织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的做好办法,能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观察物体”这一节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图形道具,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图形的实际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多种形式体会图形的特征,然后在组织学生对图形的特点进行总结,以此巩固学生实践所收获的成果。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图形制作等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充分观察,基于图形的认识基础上,通过道具剪出来,或者制作出相应的图形和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创作力和创新力,还能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让其对图形的特点有深刻的体会和把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小学数学对学生数学基础的巩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新课导入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创设、实践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当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不止这几种,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从而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谭芳芳. 如何巧妙使用教具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新探[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9):418.
[2]周杰.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29.
[3]孙圆圆. 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才智,2011(04):116.
[4]吴琦筠.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以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为视角[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6):10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