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张立洪
[导读] 随着新课改中提出素质教育理念,教师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难度系数也在随之增大
        张立洪
        绥滨县第九中学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6203
        摘要:随着新课改中提出素质教育理念,教师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难度系数也在随之增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帮助学生深化数学学习意志,促进学生解题反思能力得到提升,可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改善。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可行性策略作出探究,希望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反思能力
        引言: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以及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打好基础。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手段,提升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更好发展。初中生拥有良好的解题反思能力,利于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各方面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对促进学生将来获得更好发展大有裨益。
        一、通过初中数学教学提升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解题反思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教师通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多学生无法将知识全部消化,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以此才可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改善;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梳理知识点,归纳自己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总结相关解题经验并且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可以有效梳理出新颖的解题思路;最后,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解题反思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学习中的学习能力,还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解题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
        通过初中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知识预习环节。在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下节课知识点的作业,引导学生在预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且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梳理解题思路,并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相似三角形》这一节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并引导学生将预习的重点放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三角形性质"等内容上。通过对知识进行预习,学生可以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教师再导入与知识点相关的证明题,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在完成习题解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同学们,在做完练习题之后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你是如何解决数学习题的?2,在这几道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哪些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总结和发丝,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解答习题的能力,回顾解答习题用到的知识点,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并且通过对习题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的过程,可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二)创设有效情境提升学生解题反思能力
        数学知识较为枯燥,通过创造有效教学情境,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增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进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可促进学生解题反思能力得到改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生带着问题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检验,可有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能的得到有效提升。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三角形》这一节知识的讲解为例,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可有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提升学生的解题反思能。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资源,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的属性,如以流动红旗代替等腰三角形,帮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点,等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对流动红旗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测量,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如等腰三角形,两腰长度相等,两底角度数相等。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也会对教师提出一些互动性问题,以此可以展开有效的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并且有效的师生互动,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反思精神,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进行习题演练加强学生解题反思能力
        在初中生拥有一定的解题反思能力之后,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题演练,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导入的习题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的学习困境。只有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习题,才能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提升自身的解题反思能力。针对进行练习的习题,教师要注重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避免在下一次解答同样的习题时出现问题。对于经典题型学生要进行多次练习,加强对解题思路的灵活掌握,并且要在题型下方总结出解题规律,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每周用一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经典题型的回顾,让学生总结以往错题的情况,并针对经典题型设计变型习题,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解题反思能力得到改善。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对初中生进行教学,需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式的有效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凤歌.初中数学应用题高效学习的策略探究[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3-34.
        [2]符安春.基于初中数学三角形问题解答易错案例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82-84.
        [3]熊建军.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50-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