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班级管理合作制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魏 辉
[导读] 主要探讨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合作制
        魏 辉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金水河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4

        摘要:主要探讨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合作制”,以形成立体管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合作制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然而在新课标新形势下,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人唱主角的模式显得力不从心且难以奏效,为此,寻求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在实践中,我通过实行“班级管理合作制”,形成了教育的合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班级管理合作制”,就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建立班主任与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级部主任、科任教师的合作;建立班主任与班委会的合作;建立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和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一、班主任与学校领导合作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可低估的权威力量,他们对老师的态度,对班级的检查督促,对班级的关心程度与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教师与班级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与地位。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我建立了与包级领导的密切合作:每接一个新的班级,尤其是新初一,我都要先请包年级的副校长来班里家长会上作报告,从学校层面阐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本班班主任管理优势与特色,本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与优点,让家长对孩子所有老师有基本的了解,对孩子在这个班能接受好的教育能有好的发展充满信心,从而感到放心;平时工作中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及时向领导请教或者与领导商讨,以图谋求更好的处理方法,偶尔必要的时候请领导出面帮忙解决;主题班会课上请领导参与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重视,教育效果还是不错的。
        二、班主任建立与科任老师的合作
         科任老师对本班学生情况比较了解,有直接参与管理的有利条件,加上业务素质能力较强,个人人格魅力各异,处理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作为班主任与之融洽相处,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收到“异曲同工”之妙效。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树立科任老师的威信,注意在学生面前夸赞老师的学识、人品、能力,弘扬其成绩,使学生“亲之信之”;决策时或遇到问题多与他们商议,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以充分尊重;定期召开科任老师座谈会,全面了解学生听课状态作业完成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原因,统一认识,制定对策,甚至直接放手让他们参与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更自觉地利用各自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教育,更主动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行为、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不致于与班主任意图背离,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有时遇到各科学习方面都表现不好、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问题都比较严重的学生,我会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协同各科教师一起做学生工作:我作为一向要求学生比较严格的班主任,可以直面问题一针见血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且“疾言厉色”给予批评指正,晓之以理,主唱“白脸”;数学老师比较沉稳,语言幽默诙谐,道理娓娓讲来,既指出其错误所在,又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苦心老师们的用心;英语老师擅长心理学是持证的二级心理咨询师,性格温和说话温柔,轻言慢语间帮学生分析其言行意识背后的心理动因,让学生心服口服……他们唱“红脸”,这样有“白”有“红”亦“正”亦“谐”,成效显著,2008届刘x洋同学在我们的教育帮助之下,初二开始渐渐不再招惹是非,不再顶撞老师,逐步改掉一些坏习惯,成绩从末位不断提高,顺利考上高中就是明证。
        三、班主任与学生、特别是班委会合作
        学生是构成班级的主体,班委会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

班主任定期召开常务班委会,通过他们“上情下达”,把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管理意图、管理方法等传达给学生;同时通过他们“下情上达”,把学生的意见建议等传达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心声、思想动态、学习纪律状况,甚至对科任教师的意见,然后结合自己的观察,动态掌握及时调控,扬长避短,并通过他们的宣传带动,与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合作关系,使学生更“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更有实效。记得有一级初三时开始学习物理了,新的学科新的老师,学生新鲜劲十足,物理老师讲课风趣幽默绘声绘色,学生很喜欢,可是没几天学生的情绪就有些低落,老师提问也少有人回应,老师感到纳闷,问学生学生也不说。这时候作为班主任我就找到班干部了解情况,问他们什么原因,问他们同学有什么困惑,调查发现是因为老师讲课略带方言而且语速比较快。得知这些,我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委婉提出了尽量使用标准普通话尽量减慢讲课速度的建议,之后课堂重现生机活力,教师讲得起劲学生听得专注答得热情,单科成绩也列同年级榜首。
        四、班主任与家长合作
        老师与家长虽然身份不同,但教育下一代的目的心情是一样的。老师必须与家长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家访、微信、电话联系等方式,交流教育理念、管理策略,形成共识;互通学生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适合孩子身心的良好教育方法;通过“家长一学生一班主任”联系卡,及时通报学生听课、作业、卫生和纪律等情况,使学生始终在师长“掌握”之中而不致失控,这种方法对纠正学生长期养成的不听课、不完成作业现象有明显的效果。记得2009级有个叫陈Z的初一男生,很聪明,可就是不交作业,每天早上老师查作业时问他原因,他要么说忘记带了要么说带来了找不着了,让他中午回家拿他又说中午去奶奶家不回自己家,问他写了没有 他总是信誓旦旦地说写了,可就是不见作业,问他记下作业内容没有,他说当时记下回家忘了,承认有时一点没写有时只写了一点也就不敢交了;告知家长孩子状况,请求家长督促,家长说不知道孩子什么作业,天天晚上问孩子写完没有,孩子总是说写完了也就没翻翻看看,知道实情很着急。为了纠正孩子这个习惯,我决定建立“家校联系卡”:每天以表格的形式填写各科作业,让孩子带回家去交给家长,等做完作业,家长对照联系卡,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并签字,再让孩子把卡带回学校交给我,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家长因不知道作业是什么而无从着手,也避免了学生因家长不知道作业是什么而撒谎。班主任和家长联起手来,坚持一段时间,就“逼迫”他慢慢养成了回家就写作业早晨到校就交作业的习惯,当然也就可以“撤卡”了。多年之后,从大学放假回来的他,谈起那个阶段,满满的对班主任对家长的感恩。
        五、建立“生生合作制”
        现今,合作将成为时代的基本精神,作为21世纪主人的学生必须具备这种精神,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着力培养他们。为此,在班内实行“值周班长轮换制”(保留常务班委会这个纽带以监督指导工作),值周班长毛遂自荐,通过自荐演说争取大家支持,主动担当,自主组建班委,选择与自己能共同完成一周管理任务的学习、卫生、纪律委员,并与之分工合作。其职责是:一周内负责每天早晨督促值日生开窗通风,下午放学后锁好门窗,保护班级财产安全;督促并协同卫生委员检查室内外卫生和“ 两操”;督促并协同学习委员提醒同学做好课前准备,提醒科代表收发作业,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问题;督促并协同纪律委员维持好自习纪律与课间秩序;周末写出总结。期间有问题找常务班委,实在解决不了的找班主任,每周全面评选一次,奖优树先。这项措施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主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放了班主任。
        校外组建“校外治保小组”,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发挥治保小组作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查缺补漏,既杜绝了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或在家沉迷游戏的现象,又增进了学生间友谊,保障了安全。
        实践证明,“班级管理合作制”有利于形成立体的管理体系,克服班主任唱“独角戏”的管理局面,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