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朱燕如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朱燕如
        浦江县前吴乡福和希望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邮编  3222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而这其中的“德”就是指道德,德育教育工。教育不仅仅需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还应该伴随育人、育德,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开展德育教育就是当前教育现状下,教师首当其冲的工作。而在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教师的不重视、教学策略开展出现问题等,都影响着德育教育的良好落实。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水平也越发成熟,社会对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大重要组成内容,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与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产生直接的联系,若是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出现各种欠妥,则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个人素养带来了不良影响。基于此,教师就应该注意将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整改,对德育教育工作投入更多的重视目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和德育素养。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展开一系列工作就是德育工作的过程。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政治理解、道德培养等进行教育为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不断地成长,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德育工作在学校德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与所有的教学工作相辅相成,开展一个高效的德育工作将会对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进行学问研究之前一定要先学会做人,具备良好的师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在校进行学习是德育工作开展的第一个环节,而在这一环节下达到基础,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人格的养成。如果说其他的教师是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那么小学班主任就是小学生身心塑造者,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会影响着学生。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将德育工作放到一个教学重点上,主动承担起教育小学生的责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班主任树立好榜样
        因为在小学阶段上,学生自身的模仿能力较强,但是却不具备较强的分辨是非能力,所以十分容易对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所以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在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对此没有加以重视,且只是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知识教学中去,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就应该注意将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整改,规范自身行为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例如,在校期间,教师自身应该做到衣着大方得体,不过分夸张,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待人有礼,不说脏话、粗话,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通过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说教、以身作则等,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文明得体的榜样形象,对学生所存在着的行为问题进行及时指正、点点明,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间对班主任的行为进行模仿,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从而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需要将规则意识进行良好的传授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因为部分教师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连带着规则教育工作也没有落实到位,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在学校中不遵守学校规则,在社会中不遵守社会规则的情况发生。这对学生德育知识的提高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能够对规定内容进行自觉的遵守。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将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列出来,并且以身作则来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规则下进行学习生活,若是谁违反了“班级公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学生在学校严格地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渐养成习惯,在家庭、社会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从而将德育工作落实到位。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为小学生自身所处的年龄段较低,对于一些事情还不具有更加明确的理解能力,且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基本上都有班主任的参与,其与班主任之间会有一个频繁的交流和互动。所以,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好关爱学生心理素质的工作,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健康的成长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友谊,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来进行教学。
        例如,利用课余时间或者班会时间开展“知心老师”、“知心同学”等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近期的一些烦恼,这些烦恼或许来自于爸爸妈妈,或许来自于同学老师,或者来自于日常学习。若是学生羞于开口,班主任则应该起一个带头作用,如烦恼的说“xxx同学总是很怕我,我该怎么办呢?”等,让学生帮忙分析,这样一来,就能够放松学生对教师的“警惕心理”,积极投身于倾诉中来。教师再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来进行逐一解决,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又能够将德育工作落实到位。
结束语:纵观全文,在当前德育教育工作越发重要的社会环境下,教师能够选择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知识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在当前的小学德育知识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自身良好德育理念的形成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基于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引导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养成良好的道德理念和三观,为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曾艳,郑爱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6.
[2]叶凤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49):157-158.
[3]永霞.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55):107-108.
[4]王林德,许莉.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学周刊,2020,(25):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