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儿
绍兴市越城区培新小学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小学低年级正是德育教育实施的关键时期,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创新策略,逐渐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魅力。教师应当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组织有益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在班级氛围内感受到德育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逐渐实现德育教育的积极进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策略
前言:小学低年级刚刚迈入校园生活,对校园内的新鲜事物产生的好奇,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逐渐构建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德育教育内容,特别是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相关活动中,形成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能够在参与趣味性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内涵,德育教育是学科教育之首,也是学生自主健康成长的沃土。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指引者,在不断完善自身德育教育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成为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榜样,逐渐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话题,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找到德育渗透的关键点。并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在感情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德育教育有了全新的认知,进而达到不断提高的效果。
(一)德育教育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受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在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应当能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取得进步,并能够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思考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让学生的发展始终能够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德育教育正是从新时期条件下,各个层次进行了有效的思考,以学生为中心,逐渐能够找到重要的培养途径和培养环境,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奋发团结的精神面貌,通过德育教育的浇灌,在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新的接班人。
(二)德育教育实施途径
德育教育不仅促进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也让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德育教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找到有效的实施途径,逐渐结合学生的实际德育水平,进行教学策略的有效设计。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思考,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能够将德育教育联系其他教育元素,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引导,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渗透,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联系。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挥教育力量,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也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够将趣味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渗透环境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应当感受到校园的温馨以及心灵归属感,在不断进行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能够找到德育学习的重要途径,并能够以德修身,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及集体荣誉感。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逐渐能够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并能够将德育教育进行多元化思考,形成具有发展性的教育环境,在为学生创建舒适、阳光、充满乐趣的教育过程时,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新的认知,并能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不断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同时,小学低年级教育更要能够从德育教育开始,逐渐能够运用创新性教育思维,形成重要的德育教育新内容,教师在与学生不断进行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开展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活动。形成感情的融合过程,也能够不断思考德育教育的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德育情操。
(一)情感教育出发,在课堂内实施
教师在校园内为了能够灌输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思想,需要教师能够运用有效的情感教育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在与学生建立心灵桥梁的同时,不断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实际学习困难,逐渐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积极的传递和实践。当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偏激时,教师应当能够进行正面引导和良好的评价,在课堂教育环境内,不断形成重要的德育教育新思维,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进行逐层渗透。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内,语文教师应当能够将德育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目标进行结合,逐渐能够为学生构建更加快乐的语文课堂,也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深化语文内涵以及德育品质。
(二)德育情境的建立,形成德育教育机制
教师的一言一行决定着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逐渐能够以身作则,形成重要的德育教育形象影响力,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逐渐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建立德育教育的情境,逐渐提高学生德育教育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动画、游戏的形式展开德育教育的情境教育策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德育情况,与家长取得联系,构建家校共育的教育德育机制,并能够在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同时,逐渐提高家长的德育水平,带动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深化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内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需要教师能够结合校园内的教学资源,不断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能够组织《校园为家》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标语,形成温馨校园的重要核心教育内容,并能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积极讨论中,形成重要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平。在帮助他人不断形成家的概念的同时,也能够渗透校园文化内容,每一个学生都应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构建美好校园,为德育教育的环境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指导,让学生形成德育教育的正面教育内容,纠正不良行为,达到德育教育内涵的提高。
三、总结
教师在进行教育理念渗透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重要德育教育实践策略,从学生出发,构建德育教育的重要教育设计内容和教育新观念,在提升德育教育水平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结合多元化教育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德育内涵。
参考文献:
[1].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年10期.王丽.
[2].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文理导航《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z1期.孟峰英.杨晓英.张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