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吴雪峰
[导读] 中学生的德育培养始终是家长和学校较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
        吴雪峰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中学 516001
        摘要:中学生的德育培养始终是家长和学校较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很多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部分缺失的现象。由于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很多德育缺失造成的问题往往是显性不易被发现的,这就要求以班主任为首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时,就应当较为敏感的捕捉到德育缺失的细节,及时予以补充教育,完成班级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任务。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渗透;思考
前言:
        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德育教育始终都是和学生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相伴一生的教育方式,作为马克思教学观的重要部分,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德育教育对于每一位同学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阶段的教师往往忙于学科教学,容易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应当及时敏感的捕捉到学生德育缺失的细节情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学,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班级建立初期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班级建立初期,对于班主任教师管理一个班集体而言是较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学生对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够了解,而班主任对大多数同学也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容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滋生一些新的负面情绪,班主任需要对这类情况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这种负面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化。
        例如:班级建立初期,在制定班规环节时,班主任就应当对班集体内的学生密切关注。每一个集体中都会有一些积极分子,但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教师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将所有同学看成一个整体,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提前培养大家的集体意识,班主任教师首先要严明纪律。以自习课的纪律为例,在自习课上,学生不应当主动说话或下位,应当保持安静状态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每到一个班级,班主任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出这条最基本的自习课纪律,但是在正式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班级建立初期,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自习课堂上同学们的动向,一些较为活泼的同学可能会出现扭头做小动作等情况,而一些性格较为沉闷或者成绩不佳的同学有可能会在自习课堂上犯困。对于这些现象,班主任教师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处理。
如果在课上发现有同学违反班级纪律,应当视情节而定,对于情节不严重的,予以适当惩罚警告即可;对于一些情节较严重的情况,教师应当单独约谈学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心,在谈话过程中,对学生灌输德育的观念,帮助学生摆脱恶习,重新建立其学习兴趣,从而改掉坏习惯,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爱学习的优秀同学。


        通过在班级建立初期的密切观察,班主任能够及时获知班集体内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些同学表现出来的个性,也能够进行区别化的谈话,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心理接受能力,在不对学生造成心理打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好的价值观念,培养其德育水平,提升综合素质。
二、重视班会开展,将德育融入到班会课中
        开展班会是班主任教学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一般情况下班会每周开展一次即可,不宜过多,但讲述内容应当全面,日常班会工作的教学内容除了班级过去一周和未来一周的工作安排,还应当包含一定的德育内容。在班会课上,教师需要对过去一周班级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对班级中同学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梳理,同时在班会课上引入基础的德育观念,帮助学生构建更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在班会课上先对过去一周班级同学学习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对于课堂上同学们出现的开小差和说话等问题进行批评,并对一些同学指出改正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同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没能很好的把握,这就要求在开展班会课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观进行额外的建构和加强。
        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可以通过播放有关于学习重要性的小短片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为学生描绘一个较为美好的未来,从希望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向着目标努力,比如上课时播放“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相关内容的视频。鼓励班级同学都要在初中阶段树立起一个较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为学生指明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只有在现阶段一点点努力,未来的生活才能向视频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一样露出喜悦的笑容。同时在班会课上,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学习方法,引导同学们积极转变学习思路。
总结:
        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德育教育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涯相伴的一种教育。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单纯的从学习成绩方面来看,而是应该从德智体美劳这些方面全面来看。在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正好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品德和价值观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影响。因此,作为初中生的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断学习探究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174-175.
[2]胡伟荣.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