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樊晓明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
        樊晓明
        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学生要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每个方面都要重视。体育这门学科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体育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在繁忙的学业压力下,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消解疲惫,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的不断改革中,现在的高中体育课程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加有指导性的意见。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学生要更加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体育课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它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分析,旨在引起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的意义
        体育这门学科包含了很多内容。在高中,体育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教师要传授基本的常识技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人体知识,急救知识等。在体育课上,学生的情绪一般都是比较高涨的,这有利于教师的授课和学生品德的养成。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加积极活泼,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体育课程有不同的种类。比如,体育运动的授课、体育知识的传授、考核的课程等。体育课程的多元化是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和对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所实施的因材施教的多样化。
        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做做操,跑跑步,剩下的时间都是自由活动。但其实体育课程中还有更多有关健康运动的知识需要进行教学,这也是以前忽略掉的内容。现在,体育教师要更加注重这一方面的教学。体育这个学科里包含了很多的项目。比如,球类运动:篮球、排球、乒乓球……还有一些田径运动:赛跑、跳高、跳远……当然,除了运动还有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人体构造、肌肉力量、医疗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这些常识性知识的传授。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所以,体育课更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动力,让学生更加平和和放松,在体育课上更加有活力。
        体育这门学科其实与其他的学科都是紧密相连的。它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学习任何学科时都能更加的有活力。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体育课可以更加丰富。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师讲解专业的体育知识时也可以穿插小游戏,穿插团体运动,个人竞技这样的项目。在一些竞技项目中,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品格的完善。
        二、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
        1、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安全体育
        在高中体育课上,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人身安全。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天生的优越与普通的差别,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在运动时的安全,将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告知学生。比如,在经过激烈的运动之后,不要马上停下来。

在八百米,一千米这样的长跑中,人的心率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运动过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要减慢速度再跑一会儿,慢慢地将我们的肌肉、我们的心脏、我们的各个器官放松下来。在球类运动中,比如,篮球这项运动,教师应该将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告知学生。不能够恶意阻挡,不能够双手拍球,不能够在运球的过程中走步,这些都属于犯规动作。因为,篮球是一项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所以,要保障学生运动时的安全。在打排球的时候,教师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持球方法,如果持球方法不正确的话,可能手臂会发红发肿,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所以,用正确的部位去打排球,这也算是一个相对理论的知识,要告知学生。在跳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双臂摆动,将自己的身体荡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跳得更远。还有,就是学生要如何去活动肌肉?各个肌肉的名称和功能都是什么?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教学。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发生肌肉拉伤的情况。要做好准备活动,将身体热起来,再去进行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教师做好理论知识讲解,这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快乐体育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去探究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核,去探索更加有意思的体育动作。因为,体育课是运动量相对大的一门课程,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多个体育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学生自己擅长的项目里得到锻炼,快乐的完成体育课程。比如,可以有踢毽子、跳绳这样相对运动量小一点的运动。也可以有篮球、田径这样运动量稍微大一点的项目。教师要做好协调,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快乐的学习体育。在体育课上,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异。特别是学生有差异的身体素质,需要教师更加有耐心地进行教学。有的学生可能天生肢体不协调,在做体操的时候会做不好,那教师更应该耐心地指导,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要多多鼓励学生,相信他可以做到。
        3、注重体育精神培养,磨练意志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竞技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因为,高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重。再加上青春期,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对于一些事情总是丧丧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品格的完善。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利用这一节比较放松的课程,让学生得到治愈,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教师可以设置拔河比赛这样的团体项目,这种团队协作能力的比拼对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精神是非常宝贵且值得学习的。还有,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包括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荣誉感。通过团体的项目让团队获胜或者是团队失败,同学们依然能够团结互助,互相安慰,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意志的提升。
        结论:
        学校与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将体育课程重视起来。进行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还要注重磨练学生的精神意志,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知识,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93-94.
        [2]赵占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9):106-107.
        [3]王顺.关于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J].家长,2019(36):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