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静
黑龙江省黑河市职教中心 164300
摘要:在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可以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进行充分融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的音乐素养,不仅可以令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音乐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的本质和根源,通过语言、唱歌、舞蹈等形式,抒发自身的思想情绪和情感体验。本文是笔者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做出的探究和阐述,希望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职;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也在随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们纷纷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抽离出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寻求音乐的本源,并从音乐本质上出发充分体会音乐的表现力,以及想表达的思想、情绪和意境。以此来激发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唱歌、语言、舞蹈等综合形式来尽情抒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性教学
在以往传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只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讲解和指导,由于音乐基础知识理论性、专业性极强,导致学生在相关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局限性和机械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并不理想。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为关注点,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热爱为教学宗旨,对学生进行多种教学手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掌握相关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好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和即兴发挥,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不要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对音乐内容、歌曲、歌词表意等进行充分理解,并通过不断内化和升华,将其形成自己的音乐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流传很广的小调类民歌时,教师可以首先从根源上帮助学生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故事由来,引导学生明确《茉莉花》清丽柔婉,深受人们喜爱,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因地域、语言不同,各地的《茉莉花》在风格上、特征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化。其中,以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最为典型,引导学生明确这首歌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温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情深厚且含蓄。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根源上对这首歌曲有充分了解和深层次地理解,同时还可以迅速让学生与歌曲产生强烈的共鸣,积极置身于歌曲的优美意境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从听觉、视觉和嗅觉上令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曼妙和美丽。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与《茉莉花》有关的歌舞表演,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优美动作,在歌唱时可以随同歌曲一起翩翩起舞,达到与歌曲共情的状态。
二、增加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未来优秀的幼儿教师。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此为教学宗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有效传承和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西方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风格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层面,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采取穿插教学讲解的教学模式,在为学生讲解完一首中国民族歌曲之后,对比一首西方音乐曲目,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这种对比、冲击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令学生耳目一新,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方音乐曲目与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理解它们创作背景、创作根源的差异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理念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乐曲创作背景、乐曲根源地详细了解,通过自身的不断内化和升华,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乐曲的即兴表演和不断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完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小调类民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曲目的了解,抓住音乐曲目的一角,对其进行自主拓展和自主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对这首乐曲的歌词进行了改编和创新,将茉莉花改成了他们喜欢的牡丹花、玫瑰花、栀子花等;有的学生对乐曲的演奏进行了自主创新,将这首乐曲运用口琴、竖笛配合着进行演奏;有的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对这首乐曲的演唱方式进行了改编,将独唱、合唱部分进行了混搭,并在乐曲伴奏过程中,添加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将节奏变快,中间夹杂了很多电子乐和打击乐器。这样的创新方式不仅可以令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即兴表演和创新能力给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和改变,还可以令学生对原本歌曲的词、曲进行更深层次地对比和理解,从而引发学生对音乐知识,以及音乐创作的热爱。
总结: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令学生从全方面、多角度对中西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在弘扬我国历史悠久民族音乐的同时,令学生汲取多样性、多元化的西方音乐风格和音乐技能,不仅可以令学生融会贯通中西方音乐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提升学生音乐的综合水平,为培养未来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爱妹.试论奥尔夫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观,2020,(5):142-143.
[2]陈小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