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黄怡华
[导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基于主题意义,
        黄怡华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四中  邮编:364200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的深度学习。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单词、句型、语法以及相关文化知识,在教材编排中,每一单元都有相应主题,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学,都应当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基于主题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实用性,更好地将知识与实际结合,为日后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打牢基础。
关键词:主题意义;初中英语;深度学习
前言: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目的不仅在于应试取得好成绩,更在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主题,给予每一主题的实际情境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接触到应用情境,将英语知识由输入转化为输出,沉浸在相关实用情境中。下面,笔者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提出几点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创设生活情境
        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在生活中运用。在过去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英语的教学停留在书面,让学生只会做题、考试得高分,却完全不会运用。仔细研究仁爱版初三英语教材不难发现,每一块导学部分都设置了些许情境。教师应当抓住教材核心,基于教材每一部分设定的相关情境有所创造。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互动,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当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板书与讲解时,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热情,积极与学生和老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发散个性思维,自主进行探究与思考。
        例如,在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谈论“The changing world”(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由于1a部分有导入内容“After a long holiday , Kangkang……”,结合学生刚刚结束暑假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创设大家开学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暑假里大家都去了什么地方、经历了什么。除了课本所提到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实际经历,用英文分享自己暑假的游玩经历或印象深刻的事情,鼓励学生分享暑期的轶闻趣事,让学生在讲述的情境中把自己的实际生活与课堂有所联系,提升后续学习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二、重视语言运用,让英语融入生活
        语言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深度挖掘教材本身,结合生活素材,让英语融入生活。例如,紧接着上文提到的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e changing world”教学环境之后,教师要对Topic 1中“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这一部分进行教学。结合本单元主题,教师应当让学生关注世界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尤其对我国近年来的飞速成长有所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行发掘,或上网查询调查报告、搜集资料,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我国今昔生活变化。考虑到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询问父母或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生活,通过具体事例记录下来。

在课堂中,围绕本单元主题,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交通方式、网络信息流通、购买方式等角度,学生进行分享与讨论过去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同,从而拓展了表达相关内容的语言素材。
三、开展英语文化活动,扩充学生知识面
        笔者发现,教材课本的主题编排不仅有相对生活化的主题,也有相对深入、值得深究思考的主题。对于前者,可借鉴前两点措施进行生活化教学,促进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对于后者,教师可以进行创新,以多种形式补充教学,加深教学深度、拓宽教学广度。基于单元的所学主题,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进行发散,联合其它班级,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例如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才艺展示”等活动,陶冶学生文化品格、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除了学校方面的大型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课堂中有所创新。例如,开展“课前两分钟”英语演讲活动,每节课开始前两分钟由班级学生进行上台发言,其内容可以是与当时所学内容相关的,也可以是英文科普、英文历史介绍、英文传统等,在班级内创造出浓厚的英语氛围,拓展学生知识面。
        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相关内容教学为例,由于“环境”和“友谊”这两个话题涵盖内容广泛,有许多值得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部分,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演讲,阐述自己对于主题的看法。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能够认真审视这两个词语,进行深度思考,在思想层面得到了锻炼,能够学会以辩证、客观的角度看到问题;在撰写演讲稿时,学生需要查找相关资料,不断练习背诵,加强了英语学习。
四、打破思维定势,注重思维转换
        由于学生长期在中式思维的影响下成长,对于学习英语也经常容易以“中式英语”进行,对于单词读音需要用拼音标注、对于口语写作都需要先用中文进行草稿,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英语、不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从英语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英语逻辑输入以及输出。由于教材每一单元有给定主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中英互译的形式锻炼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中英文的转化中体会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对于英语语法的教学尤其有效。
        例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关于定语从句的学习。首先,教师尽量以全英文教学,通过英文表述讲解定语从句的核心和使用方法;其次,通过列举孔子等名言名句由学生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定语从句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在日后使用定语从句时能够顺其自然地表达,而不是对着句型结构生搬硬套。
总结: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英语越来越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的使用,英语教学也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思维逻辑的加强。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基于教材内容的编排,根据每一单元的主题意义,创设生活情境、注重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多样化活动、注重对学生思维转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树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J].英语教师,2020,20(14):85-89,97.
[2]朱平.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0,(19):29-30.
[3]郭永飞.借力"一师一优课"探究主题意义下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20,(7):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