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国
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中学 浙江省温州市 325025
摘要:在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下,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受到社各界的关注。而学生在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也能够对此起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也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尽量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也将围绕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前言:
初中科学实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属于第一次在学校教育中正式面临实验学习。很多学生在初次应对实验课程的时候都没有展现出很高的兴趣,同时,由于缺乏个人经验,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够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个人的教学方法做出转变。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帮助学生重视实验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在进入初中之前很少有机会可以接触到正经的科学实验,因此,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实验课程时,都无法展现出一定的经验性和熟悉感。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可以先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帮助学生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需要注意,很多学生在接触这一届实验之前,并没有学习过科学的实验课程。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先为学生设定好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本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而实验的过程就是为了检验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知识是否能够得到实验的验证。之所以这样安排实验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课之前就对实验课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绝大多数初中生在面临未知知识或者学习形式的时候会适当降低自身的恐惧,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在教学实验课程之前,教师也可以提前把本堂课的实验目标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在进行实验课学习时,可以在尊重实验秩序以及遵守实验室使用规定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学习主动性。在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时,有时候教师会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尽量减缓教学速度,而此时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提前根据课件上的教学任务完成接下来的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也能够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一定要跟随教师的节奏。有了自主权,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注意观察,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一般来讲,初中阶段的实验课教学都比较简单,尤其是科学实验教学不需要学生动用过多的脑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教学就要让学生培养出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不能够忽略重要细节,导致粗心马虎的不良学习习惯。
例如:在带领学生做“硫酸铜晶体的制备与生长”这一科学实验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物质在实验中的生成,并学会用结晶方法制备晶体。在学习过文化知识之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蒸发、结晶等实验方法,而要将课上所学的文本性实验技能转化为实践能力,不仅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充分了解,还需要学生具有统筹规划、仔细观察的能力。比如在学生操作选经这一环节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晶体都能够被应用于实验。为了尽量缩短实验周期,提高实验效率,学生需要在众多晶体种选择颗粒分明,形状完整的小晶体。观察小晶体长成大晶体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实验的操作用线绑在晶体上,并浸泡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接下来的主要步骤就是进行观察,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客观的实验态度,实事求是,防止主观因素渗透过多影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三、做好实验引导,鼓励发展创新性思维
当然需要教师格外注意的是,实验教学除了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站在引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一实验。由于该实验的整体实验周期较长,为了不影响学生其他科目以及科学科目的其他教学任务,教师也应当对学生的实验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电压的测量”这一实验时,由于本节实验内容已经涉及到了用电,现如今的初中学生在家中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都没有亲身实地见识过电力的危害。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这一实验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该实验的危险性,注意提醒学生规避危险性行为。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实验风险,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之前,也应当进行细致规范的操作,示范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比如引导学生了解测量电压的工具以及指针的读数规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尽可能仔细地完成实验。
在实验科进行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准备好一些特定的实验器具进行测量,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感受电压的特点。当然,实验室中的很多器具都可以进行电压的测量,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教师也可以提前准备好更多的实验材料,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多多参与电压测量。当然,电压的测量也有很多创新的学习方法,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会在实验室内部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吸取知识,也会迫使学生好不容易才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又缩退回去。因此,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也应当站在引导者的角度,鼓励学生主动发挥创新性的思维,自主探索实验内容。
总结:
进入21世纪,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育要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提倡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探索精神。保证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促进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魅力中国,2020,(5):161.
[2]黄宏飞.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245.
[3]孟德玉.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