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分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刘红燕
[导读] 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学情,把分层教学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刘红燕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314000
        摘要∶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学情,把分层教学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学习任务等几个层面。把分层教学科学,有效地融入教学设计中,达到分层教学实践在初中科学学科中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引言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分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其个性差异,分层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保证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不掉队,分层教学也能够激发学习动力,激励学生学习。
        一、初中科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因材施教的需要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状,积极对学生个体进行关注和分析,分层教学正是依据这一原理所进行的教育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初中科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实际情况是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分层教学可以很好的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走近科学的殿堂。
        (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初中处于学习生涯的奠基时期,此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出现分层,一些学生可能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困难,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不利,分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程度,同时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要有侧重点,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科学素养的需要
        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分层教学方法,因为初中科学需要进行一定色科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又离不开学生的分组合作,这就使得教师要关注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实验探究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为基础,包括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方式的掌握,能够正确运用科学原理的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有效的总结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分组时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既要做到实验富有效率又要达到高层次带动低层次,低层次获取实验技能的效果。
        二、初中科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分层备课,做到教学目标差异化
        分层教学的开端便是分层备课,要关注学生个体,教学目标要做的精细化和差异化。从时间上来说,教学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从时间上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规划,对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进度做一个大致的预期设想,做到班级学生水平的一个整体提高。从内容上来说,有深浅不同的层次要求。有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和最高目标。教师要依据不同难度结合学生基础情况进行划分,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上要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鼓励学生去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讲述初中科学《细胞》这节内容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分层,基本目标是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对动植物细胞形状有基本的认识。中等目标是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最高目标是运用显微镜去观察细胞,具体观测细胞的结构。这三个层次目标中还可以进行具体的划分,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科学教学。
        (二)分层施教,做到课堂教学弹性化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把握学生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既要有统一编排的进度,又要进行关照学生的学习进度。首先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要对初中科学总体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编排和实施,在学期末要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把系统性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接受着共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这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的。其次,教师还要进行个别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知识,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展开教学。

这是建立在系统化教学基础上的,教师要结合上,中,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系统化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具体策略包括分层设问,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提问时要有意倾向于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提问和解答,同时兼顾对高层次学生的启发式的提问。例如在讲述初中科学《常见的植物》中,本节课的重点是区分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正确区分植物的种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把植物种类的总体知识结构描绘出来,使学生明白植物的种类,经过系统性的讲解之后,教师再进行个性的提问,让学生列举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分层练习,做到作业设计等级化
        分层教学在学生个人完成的任务中的体现便是分层练习,教师要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练习,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又要避免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学习信心遭受打击。坚持作业的动态布置,及时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调整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同时要激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练习时尝试更高层次的作业练习,逐步缩小差距。同时不同层次的作业也要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要遵循诊断性评价的方式,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与作业评价相结合,不仅要起到激励作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对初中科学《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作业设计时,在课堂练习中要以中等难度的练习为主,以达到掌握基础知识问目地。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在课下联系时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要求学生写出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并思考人类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感悟。
        (四)分层指导,做到课后辅导具体化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课堂上系统化的教学可能忽略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接受方面可能难以达到预设对我目地。因此,在课下指导时,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学生采用单独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课下的分层指导主要的目地是查漏补缺,弥补课堂中难以理解的知识,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漏洞,也为下节课的课程有效实行提供了前提。对于学习困难型的学生教师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地,培养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着手。对于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课下辅导时主要以调拨法为主,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知识竞赛,拓宽思维,更好的理解和分析问题。此外,课下时可以开展兴趣探究小组,鼓励同学间互帮互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后奋起直追,达到学生间的共同成长。例如在学习完科学《组成地壳的岩石》这节内容后,其中岩石类型的区分上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观察能力,课上的展示可能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师课下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将各种类型的岩石照片呈现给学生,在组内进行识别,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五)分层测验,做到考试评估多样化
        考试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方式,要起到评估多样化的效果。通过试卷的答题情况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重点。在试卷的设置上,可以分别设置必答题,选答题,拔尖题等多种类型,有效的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及时了解薄弱知识点。试卷的功能主要有达标测试功能,知识诊断功能,层次反馈功能,所以教师在分析试卷时要把握这几种功能,不能仅仅只看重分数,重要的是对学生个体情况的分析。分层测验,既能对层次较高者以一定的挑战性,避免出现骄傲自满的情况,又能给层次较低者以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结语
        初中科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探究能够给学生以学习信心,深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积极进行分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对班级内学生的分析,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并且给学生以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是分层教学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叶琳.分层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反思[C].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2].王旭明.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2,11-15.
        [3].李长勤.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研究[C].华中师范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